
特斯拉:等待接下来的死刑吧

特斯拉的股价走势宛如一部精心编排的悲剧,自岁末年初以来从高位坠落超过 45%,如同断线纸鸢般牵动万千投资者的目光。这场暴跌激起了市场对"抄底良机"的想象,毕竟这家公司曾以颠覆者的姿态重塑汽车产业,其品牌光环与技术创新的标签早已深入人心。但当资本喧嚣逐渐散去,冰冷的现实数据正揭开特斯拉华丽外衣下的隐忧——一个被高估的巨人正深陷增长泥潭。
在电动车市场持续扩张的背景下,特斯拉却呈现出逆势疲态。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攀升 11% 的春风里,特斯拉销量反而下滑 9%,市场份额从五年前巅峰期的 51% 萎缩至 44%。传统车企的觉醒正在改写竞争格局,雪佛兰 Equinox 以 3.5 万美元价格配合 300 英里续航的精准定位,如同楔子般切入市场腹地。欧洲战场的形势更为严峻,法国市场销量缩减 36%,德国暴跌超 40%,挪威、丹麦等传统电动车重镇同样显露颓势。即便在英国市场录得 7200 辆销量,其市场份额仍流失 4 个百分点至 10.7%,恰似滴水入海难挽狂澜。
悬在特斯拉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止于此。马斯克坦言贸易战升级可能成为致命变量,其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从墨西哥的电池组件到中国的电机系统,关税壁垒的加码将直接抬升生产成本。更棘手的是,在市场份额持续流失的背景下,试图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策略面临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风险,竞品正以更低价格提供相近性能的产品组合。当品牌溢价遭遇需求疲软,特斯拉的利润护城河正遭受双向侵蚀。
估值层面的矛盾尤为尖锐。尽管股价腰斩,特斯拉的前瞻性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仍高达 46 倍,虽较过去 12 个月均值 60 倍有所回落,但远超亚马逊的 11.8 倍与英伟达的 20 倍。市场惯用"高增长预期"为科技股估值背书,但特斯拉的现实困境恰恰在于:其未来 EBITDA 增速能否支撑 46 倍与 60 倍之间的估值鸿沟?以制造业视角审视,当前逾 50 倍的市盈率犹如百尺危楼。若按戴维斯双杀理论推演,盈利增速放缓叠加估值中枢下移,股价或仍有探底空间。
更深层的危机潜伏在品牌形象的裂隙中。美国电动汽车消费者中左翼群体占比显著高于全美均值,而马斯克频繁的保守派言论正在动摇核心客群的基本盘。在价格敏感度上升、竞品性价比凸显的当下,政治站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斯拉若想重振旗鼓,可能需要收敛政治锋芒,聚焦储能与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但当下时局风雨未歇,华尔街箴言"接落刀者十指九伤"犹在耳畔,投资者或许更需保持清醒——这家公司需要的不是抄底豪赌,而是对制造业本质的理性回归。江湖路远,慎之慎之。
$Tesla(TSLA.US) $Invesco QQQ Trust(QQQ.US) $SPDR Gold Shares(GLD.US)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