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忠謀:台積電未來 10 年挑戰會更嚴峻

張忠謀相信 20-30 年後,中國台灣半導體制造環境不會像現在這麼有優勢。這也正是台積電近幾年積極進行海外佈局的一大關鍵因素。
DoNews10 月 15 日消息,台積電 14 日舉行了 “台積電員工運動大會”,這是台積電在新冠疫情停辦三年後再度舉辦。除了中國台灣各廠隊伍參加外,台積幼兒園及 JASM 也首次組團參加,並與上海、南京分公司的團隊連線同步舉辦。
據芯智訊報道,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出席了此次員工運動大會。張忠謀在致詞時表示,在 2019 年的運動會上,他曾説,台積電已經成為地緣政治下的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看來,台積電在未來十年的挑戰會比過去更為嚴峻。
張忠謀指出,在半導體方面,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都沒有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地區安全,且別的公司可能會利用地緣政治的趨勢,來打敗台積電。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的建立本地化的半導體供應鏈,對此台積電也不得不順應趨勢來做全球化的佈局,比如在美國、日本、德國建廠。
張忠謀表示,相信 20-30 年後,中國台灣半導體制造環境不會像現在這麼有優勢。這也正是台積電近幾年積極進行海外佈局的一大關鍵因素。
張忠謀曾多次公開表示,在美國建廠一直是他的夢想,台積電現在的人才、資金、技術都比二十七八年前強很多,且擁有豐富的經驗曲線,做越多越能降成本,認為他當時的夢想也許可以在現在實現。但他也強調,要會利用這個機會才行,所以台積電積極大幅增加研發,是公司能成功的秘密。
當然,對於台積電來説,在美國建廠可能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畢竟在美國建廠不僅成本高昂,並且還面臨着當地的文化、法律法規、人才、工會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也直接導致了 2020 年 5 月宣佈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晶圓廠,量產進度延後一年至 2025 年才能量產。
相比之下,台積電宣佈在日本熊本建設的 12~28nm 成熟製程晶圓廠進展順利,預計將自 10 月起開始安裝設備,有望於 2024 年量產,進度遠超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
對此,張忠謀也表示,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未來日本、新加坡都是較理想的建晶圓廠的地方,只是新加坡資源相對少,相比之下日本的九州的土地及水電等資源都很充裕,並且日本也是工作文化很好的地方。
台積董事長劉德音還在現場宣佈,凡員工職級在 60 至 64、職級 20 至 26、職級 31 至 33(含副理)的中國台灣員工,每人可拿到新台幣 1.6 萬元的特別獎金(約 3600 元人民幣),以台積電基層超過 5 萬名員工為計,此次發放特別獎金總金額至少達新台幣 8 億元(約 1.82 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