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 Jun: We are in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the macro environment,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opportunities.

華爾街見聞
2023.10.15 02:0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晟元全球投資基金創始人袁駿表示,失衡不代表危機。找到失衡點之後,無論是通脹還是衍生品出問題,都能通過做空去賺錢。

核心觀點:

1、宏觀東西是可以預測,不一定準確,但它一定是可以賺錢的東西。所謂的宏觀交易其實主要就是外匯和利率兩個東西。

2、我們已經是處在一個宏觀變局之中了,每個人都是在見證這個歷史。

而且作為這麼重大變局的拐點,不是一個月,也不是一年就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完成。

3、能夠讓危機被扭轉出來,很坦白講靠市場自己是不行的。

一個危機的結束,一個衰退結束,一定要有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政府的財政寬鬆,還可能有更多的火箭炮車才能扭過來。

4、這個世界上能夠把握得住的,主要是宏觀方面宏觀上是沒有黑天鵝的,它只存在於灰犀牛。

5、失衡不代表危機。做宏觀這個東西,你關鍵找的是失衡點

我們如果能夠敏鋭地找到那些失衡點,無論是通脹出問題,還衍生品出問題,還是什麼東西出問題,或者説抓住哪些東西你可以通過做空去賺錢的,這都是一些機會。

近日,晟元全球投資基金創始人袁駿在華爾街見聞舉辦的深圳袁駿説線下交流會中,分享了對全球宏觀變局和利率、匯率市場的看法。

袁駿經歷多輪市場大週期,是在金融市場馳騁多年的資深傳奇交易員,對全球宏觀與大類資產有着深刻的跟蹤。

他曾在高盛和 Morgan Stanley 工作十餘年,先後擔任亞洲區和大中華區的宏觀交易主管,有着豐富的金融機構的交易研究和管理經驗,在倫敦、紐約、中國香港均擁有非常豐富的多資產投資經驗。

袁駿本次分享長達 4 小時,課代表只節選了部分精彩內容。

宏觀變局下,如何抓住機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宏觀變局的應對之道·袁駿 | 大師課,和袁駿一起,更好地梳理當下宏觀變局的傳導邏輯、市場動向。原價 299,課代表為大家爭取的福利價 288,僅 99 份,手慢無

識別二維碼 搶購好了,安利時間結束,下面迴歸到課代表的分享時間:

宏觀未必準確, 但一定可以賺錢

所謂的宏觀交易其實主要就是外匯和利率兩個東西。外匯的衍生品,利率的衍生品和交易從即期到期遠期期權、複雜的期權,還有跨資產的期權,這都是我的工作的內容,這也是能夠賺錢的東西。

而且我告訴大家,100% 證券這是投行最賺錢的部門。它比股票要賺錢的多比這個投行要賺錢的多。

正是這個部門,他交易所有東西都是宏觀的東西。宏觀東西是可以預測,但是不一定準確,但它一定是可以賺錢的東西。

我們身處重大宏觀變局拐點

現在研究這個宏觀變局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於我們已經是處在一個宏觀變局之中了,每個人都是在見證這個歷史。

每一個發生的事件,其實對於未來的人來看的話,都是在一個重要的拐點上面。

而且作為這麼重大的一個變局的拐點,它不是一個月也不是一年就完成的,他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完成。就像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美國是一直到了 1978 年、1980 年,經歷了二次石油危機之後,才建立了石油美元,中間也經歷了接近八年的時間。

對於市場來説,大家對瑞。達利歐可能都不陌生,瑞。達利歐所提出來 all weather(全天候策略)也是他經歷過了那個時期,到了 80 年代之後,見識了各種不同的所謂的宏觀預測的理論的失效之後,最後提取出來的一種,然後從 80 年開始不斷髮揚光大。

所以在一個巨大的宏觀變局裏面,尤其當我們身處其中的時候,往往你在一開始是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是一個決定性的改變。然後等你意識到這個東西是個決定性改變的時候,可能有一些價格已經不一樣。

但是這不代表機會就過去了,未來還有很多很多的機會在等着我們。

只不過是我們的認知是從過往的繁榮時期到現在的變局時期,需要經歷一個在認知上的改變。而談一個變局,無非都是談過去是一個什麼樣子,現在是個什麼樣子,而我們過去所經歷的是現在常説的 “大緩和時代”。

大緩和時代其實有兩個最重要的核心點,一是全球化的勞動力和生產的供給。二是非常具有彈性的能源供給。

對於人類來説,我們的生產資料無非就這兩種。你要有原材料,再加上有人去生產,所以就是這兩者。

為什麼我們去温習那些過往,哪怕是一個貌似一件 100 年前的大蕭條,意義在哪裏?

因為任何一個危機,任何一次變局都是有它的脈絡。

沒有親身關注和投身其中的人是沒有黑天鵝的,因為沒有一個劇烈的事件真的是 out of nowhere 一下子嘭一下就衝出來的,除非彗星到來,即使如此,人類的觀察水平還是看得到那個星星會來。

就像前面每一個事情,比如大蕭條,1929 年,你沒有看到這個問題沒關係,1930 年沒有看到沒關係,到了 1931 年美聯儲都加息了,難道你還敢高歌猛進去幹嗎?不可能的,就像 2008 年那樣子,《大空頭》(The Big Short)主角原型 Michael Burry,那個耳聾的那個基金經理 06 年就做空 CDO 了,但是他一直扛到了 08 年他才賺錢。

他是最早的意識到拐點的人,接着就是其他的一些人,接着就是我們投行的一批人,再接着就是市場上的大部分的人。

所以整個事情跨入了兩的時間是兩年多的時間。你都有絕對多的這個空間,通過你做空也好,或者把你的多頭跑掉也好,總之能夠把握得住的,所以我説這個世界上主要是宏觀方面。

如果微觀你看公司還有很多東西不好説,但是宏觀上是沒有黑天鵝的,它只存在於灰犀牛,大家看到的覺得可能會出事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可能不會發生。但是至少你如果保持高度注意,還是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整個事件這些因素來説,給整個市場和央行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地方——每一次的危機我不管是什麼原因,他們一定有一個很強烈的反向的宏觀背景來推到一個極致。

戰爭通常都是一個原因,包括一戰、越戰。然後金融危機是另外一場戰爭的勝利,那場戰爭是美國西方資本主義對蘇聯的勝利。

這個勝利給予西方國家很大的戰利品。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西方打贏了這一場東西方陣營戰爭的戰利品,其實是由這些東西所推動的。最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共同作用底下。

找到宏觀失衡點,抓住賺錢機會

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個變局,一定要有一些失衡的因素。

這個宏觀失衡不是我創造的詞,是索羅斯創造出來的。他在《金融鍊金術》裏面,反覆提到一個就是做宏觀這個東西,你關鍵找的是個失衡點。

你不是説要預期 GDP 漲 5% 或漲 6%,通脹下個月到底是 3% 還是 3.1%。這個東西坦白説是很重要,但是對於您的交易、您的投資來説,指導意義恐怕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失衡點在哪裏。

我們如果能夠敏鋭地找到那些失衡點,無論是通脹出問題,還衍生品出問題,還是什麼東西出問題,或者説抓住哪些東西你可以通過做空去賺錢的,這都是一些機會。

另外,這些失衡不代表它就會危機,很多東西都失衡,但是它不代表危機。

危機扭轉靠市場自己是不行的

危機一定要有誘因。

比方通脹失控是石油危機、氣候變化。像 2008 年是美聯儲加息導致了房地產崩盤,而在最近,當然是疫情和逆全球化所導致的。

最後的誘因反映出來的是,央行也要採取相對應的手段,去制止和防止危機的蔓延。

所以這是一個什麼過程呢?這個過程就是危機或者説繁榮的誕生,繁榮的催生到危機的拐點的出現,到危機的被誘發的真正的出現,到危機最後被扭轉。

因為能夠讓危機被扭轉出來,很坦白講靠市場自己是不行的。大家不要以為説市場跌到一定程度,它一定會漲起來,從來就沒有這回事兒,只有在正常週期,它可能跌到一定的價格,這個便宜的回錢。

如果碰到一個危機,以自由市場自我糾錯能力是不存在自我恢復的。如果有這套東西,還要什麼凱恩斯主義,對不對?

就是因為美國西方萬惡的帝國主義已經失敗了一百多年,所以才有了凱恩斯主義,然後還有新的凱恩斯主義。

所以到最後,一個危機的結束,一個衰退結束,一定要有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政府的財政寬鬆,還可能有更多的火箭炮車才能扭過來。

大家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咱們看到的房地產的下滑,或者説中國的一些製造業現在產能過剩,要是沒有一個反向巨大的作用力,它是很難從慣性走出來的。

就跟您開車一樣,你往下坡開總是容易的,不加油,它都往下滑,就跟經濟繁榮的時候。

當你上坡就有點像衰退的時候,你要不斷踩油門才能上得去,甚至油門踩的不夠大,開車技術不夠好,可能都很費勁。

這些是上和下的很本質的區別。

匯率的波動

我今天想講的匯率,作為一個宏觀標的和一個投資標的,它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但是講所有的衍生品,你一定離不開這個基礎的東西。

貨幣最核心的幾個用途,一是它作為一種國際購買力的一個轉移。換句話説,如果您所在的國家貨幣是很強的,我這裏的貨幣很弱,那用我貨幣生產出來的東西自然就便宜了。

因為用我的貨幣計價的勞動力成本,原材料肯定便宜。那您的貨幣很強,來買我的就很划算。這種就是國際間的轉移。

所以你的貨幣越便宜越貶值,出口就越好,這是個最基本的理論。

第二就是資金的投資融資和資金的貫通融通。

這裏講的更多的是不同國家間,你的基礎資產的收益率如何。

比方在美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面,投資在美國的產業肯定不如投資在中國的產業,肯定不如投資在中國深圳的電子廠。兩者之間收益率有很大差距,所以老外就很喜歡説把美元換成人民幣。

這就是我們的外商直接投資 FDI,然後進入中國來投我們的工廠製造業。

還有就是資金的融資。比方因為中國整體增長很快,在相當長時間裏面,咱們的利率高於美國利率,那自然來説,我作為一個美國人,我存在銀行就零的利率,那在中國是 3% 的利率,那為什麼不把它換成人民幣呢?

這也是咱們之前人民幣升值一個很核心的邏輯,有一個很強的一個利差在這裏。

而這個利差不是單純的高息融資,這和龐氏騙局的高息攬存不是一個概念,這是有咱們的生產和實際收益作為支柱的。

換句話説,咱們國家、咱們的企業真的是有很高的收益,所以才能夠支付更高的利息。這是一個很強大的一個自循環。

因為你的高收益,所以你支付的高利息,高利息就有更多人把錢給你,於是來支持你的產業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強的閉環。但是這樣的閉環很多國家不享有的。而咱們的國家在過去很長時間裏面是有個非常完美的閉環。

還有第三個使用,這個其實就是我們職業乾的事情了,就是交易的套保和投機,對於未來匯率變化的預期去交易。這個才是外匯市場裏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前面兩者的交易量遠遠比不上。

以上就是課代表今天的分享了。

袁駿先生一直在全球市場的最前沿感受着市場的風雲變幻。

課代表覺得,他的講解能着眼當前的宏觀變局,覆盤歷史變遷,哪怕是金融小白也可以很容易的聽明白,然後更好的理解、應對重大的異常的風險事件。

本文作者:王麗 來源:投資作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