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zhou's richest man appoints Son Masayoshi's deputy

華爾街見聞
2023.10.09 09: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SHEIN 任命前軟銀 COO 為副董事長。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張曉玲

在成立近十年後,SHEIN 已從默默無聞的快時尚女裝獨立站,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跨境電商平台,也是估值次於字節跳動、SPACE X 和螞蟻集團的第四大獨角獸。

藉着 SHEIN 的崛起,年僅 39 歲的創始人許仰天躋身中國富豪榜,一躍成為廣州首富。在《2023 新財富 500 富人榜單》中,許仰天以 1120 億元身價排在 14,是 30 強中最年輕的。

沒有人再能忽略 SHEIN 的光芒。許仰天也想要走得更遠。因此他需要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國際化的、懂資本的團隊,來助力平台進化飛昇,就像初創阿里巴巴的馬雲、facebook 初期的扎克伯格曾經做的那樣。

今年初,許仰天挖來孫正義的得力干將——前軟銀首席運營官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擔任 SHEIN 拉丁美洲董事長。近 8 個月後,10 月 6 日,克勞爾成功從地區負責人升任為 SHEIN 集團副董事長,將幫助 SHEIN 在全球的擴張。

除了創始團隊的數位成員,SHEIN 需要搭建一個更成熟的管理團隊,以提升企業競爭力,突破業務增長瓶頸的同時,推動資本化策略儘快成功。

許仰天這位低調的廣州首富,帶着中國供應鏈數字化的成功實踐,註定要走上更大的國際舞台,與全球電商平台同場競技了。

引入資本高手

克勞爾是國際資本市場中的的投資明星。他從 2013 年起在軟銀任職,被認為是在孫正義身邊 “左膀右臂” 式的人物。

在軟銀期間,他為外界熟知的幫助軟銀投資的公司成功扭轉困局的案例,便是拯救 Sprint,主導了電信服務商 T-mobile 與 Sprint 的合併,改寫了整個北美的電信市場格局。

克勞爾選擇加入 SHEIN 負責拉丁美洲業務時,是與他離開軟銀後,決定將大量時間和資金集中在故鄉拉丁美洲的決定一致的。

SHEIN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許仰天對克勞爾的加入也鄭重表示歡迎,對外稱:“在 SHEIN 拉美業務狂飆突進的時間裏,我們很興奮地迎來了 Marcelo 加入 SHEIN 團隊。”

彼時 SHEIN 正籌劃在巴西等地試點平台化模式,需要熟悉本土市場的人士儘快幫助打開局面。

克勞爾的加入無疑給 SHEIN 的擴張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不僅在於他在拉丁美洲的深厚關係,更在於他是帶着資金來的。以投資者的身份,克勞爾向 SHEIN 投資了 1 億美元。

並且投資的金額還在增加。在此次克勞爾的升職説明中,SHEIN 指出,今年 1 月加入後,克勞爾負責監督 SHEIN 平台化模式在巴西的啓動,並承諾出資 1.5 億美元將 SHEIN 在巴西的製造業務本地化。

據悉,巴西是 SHEIN 在中國之外第一個開設本地工廠的國家。這將成為 SHEIN 另一個重要生產基地。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裏,想必克勞爾這位投資能人與許仰天團隊的磨合是成功的。克勞爾表示:“這一轉變(擔任 SHEIN 集團副董事長)反映了我對 SHEIN 願景和商業模式的更堅定承諾。”

SHEIN 執行主席 Donald Tang(唐偉)表示,克勞爾的領導力和關係對於加強 SHEIN 在關鍵市場的業務發展和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會在全球 150 個市場進一步拓展 SHEIN 的市場模式、本地化戰略以及其它關鍵舉措。

唐偉加入 SHEIN 的時間其實並沒有比克勞爾早太久,是在去年 11 月,但同樣擅長資本運作。

來自上海的唐偉,職業生涯始於美國,早年任職於美國知名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曾任貝爾斯登副董事長、亞洲公司董事長兼 CEO,主導並促成了多筆重磅交易。在 2008 年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後不久,便離開貝爾斯登。

因此,在唐偉加入 SHEIN 的消息傳出時,外界也有人認為,這是許仰天為了推進 SHEIN 海外上市而做出的安排。

上市擴張疾行

SHEIN 由許仰天、苗苗 (Molly Miao)、顧曉慶 (Maggie Gu) 和任曉慶 (Tony Ren) 四人在南京創立,許仰天擔任首席執行官,苗苗擔任首席運營官,顧曉慶負責產品開發,任曉慶負責供應鏈管理。

憑藉其在服裝產業創新的柔性按需供應模式,在發展十年後,SHEIN 已經超過 Zara 和 H&M,成為全球最大的快時尚零售商。公開信息顯示,2022 年 SHEIN 營收已達 227 億美元,利潤超過 7 億美元。

另據 Apptopia 的數據,2022 年,SHEIN 以 2.29 億次的全年下載量成為全球購物應用程序下載量第一,甚至力壓亞馬遜登頂。

強勁發展勢頭下,近兩年 SHEIN 的 IPO 傳聞不斷,SHEIN 上市大概率只是時間問題。

資深跨境電商專家林智勇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無論是從銷售體量、財務表現以及組織上的調整來看,SHEIN 上市可以説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了。

對於一家要上市的企業而言,管理團隊的聲譽和能力也非常重要。作為創始人的許仰天,一直十分低調神秘,另外幾位創始團隊成員在外界眼中的形象也並不鮮明。

在上市的關鍵時期,SHEIN 也急需擅長資本運作的角色,就像蔡崇信之於阿里巴巴那樣,為企業的發展插上起飛的翅膀。

一位證券研究員對華爾街見聞表示,許仰天先後找來唐偉、克勞爾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理人,大概率也是這樣的考慮。

可以看到,唐偉加入後也更多承擔了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工作。在今年 7 月披露的一封 SHEIN 的投資者信中,唐偉透露,在美國銷售的推動下,SHEIN 在 2023 年上半年盈利創新高,同時今年在巴西的商品交易總額增長了兩倍。

如今,隨着知名投資人、資本運作高手的加入,SHEIN 管理團隊的作戰能力將更加全面,國際化面貌也會更加清晰,有助於許仰天帶着 SHEIN 更快實現敲鐘。

不過,林智勇指出,許仰天早就為上市鋪好了路,現在更多的考量是如何實現業績更強勁的增長,重點在於平台化和本地化策略的推進。

此外,有投行人士表示,在高利率環境下,擬上市公司、成長期公司的估值都受到一定影響, SHEIN 也承受着估值縮水的壓力。

2023 年 5 月的最新一輪融資中,SHEIN 估值為 660 億美元,相較而言一年前為 1000 億美元。

為了加強投資者的信心,今年初 SHEIN 設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

SHEIN 向投資者透露,2025 年營收將翻番,達 585 億美元,相當於超過零售巨頭 H&M 和 Zara 現有年銷售額的總和。此外,到 2025 年,SHEIN 平台上的商品交易總額將增長至 806 億美元,較 2022 年增長 174%,利潤增加至 75 億美元。

在此目標下,平台化、本地化成為 SHEIN 帶動業績強勁增長張的重要戰略。

平台化戰略下,更多第三方賣家入駐 SHEIN,推動其向綜合性電商平台轉型,實現規模的強勁增長。目前 SHEIN 平台化模式已經在巴西、美國、墨西哥上線,並進一步向歐洲等全球市場持續拓展。

比平台化更具有變革意義的是本地化戰略,通過供應鏈的本地化,SHEIN 可以更加順利地融進本地商業生態並帶動當地就業,規避一些政策風險,這是一個更有想象空間的策略,也是國際化的應有之義。

來自青島淄博的許仰天正在大洋彼岸攪動風雲,但能否成為下一個馬雲或黃崢,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