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llion-dollar Strong Accumulation Fund - Hong Kong's largest long position has increased!

智通財經
2023.10.07 14: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香港市民無疑是港股最忠貞的支持者。這一點在強積金的配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內地人還在過節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注意到有這麼一條動向。

港交所上市的華夏恒指 ESG ETF,於 10 月 3 日獲得大額資金淨申購,在市場大跌的情況下,最新淨值規模卻由 9 月 29 日的 7.6 億港元飆升至 74.4 億港元,資金淨流入近 67 億港元。這是香港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機構投資者認購。

(圖片來源:Wind)

這神秘的申購方是誰呢?

據華夏基金(香港)透露,是香港領先的 MPF 機構投資者。

香港領先的 MPF 機構投資者,是友邦強積金公司、信安強積金公司、宏利強積金公司?或者是永明強積金公司、中國人壽強積金公司?不管是哪一家,這個動作的意義都非同小可。

什麼是 MPF?是指香港強制性公積金。其作用相當於內地的社保基金。

香港自 2000 年 12 月起正式推行強積金制度。該制度為強制性參與,在收入的上下限範圍內,僱員及僱主雙方須分別向強積金賬户繳納僱員收入的 5% 作為供款,自僱人士也需要按個人收入的 5% 比例繳款。根據相關安排,香港居民在 65 歲退休後方可提取強積金。

香港積金局於 7 月 30 日發佈《2022~2023 年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底,強積金總淨資產為 11100 億港元,其中 8510 億港元為淨供款,佔比 77%,自強積金制度設立來,香港強積金已累計為供款人賺取 2580 億港元,為香港居民養老提供了重要保障。

香港積金局多次強調,強積金是跨越 40 年的長線投資,透過 “平均成本法” 以定期定額進行投資。

什麼是平均成本法?可簡單理解為 “上漲買少  下跌買多”。強積金的 “平均成本法” 是每月以固定金額購買基金單位;不論當時市場價格如何,都按照相同的金額投資,而每次定期定額投資所購買的基金單位數量,會因市場價格不同而有所不同,讓投資成本均化,降低投資成本及減低風險,只要投資的項目並非持續下跌,最後仍可望獲利——自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實現了平均年化 2.5% 的內部淨回報率。

香港積金局資料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底,MPF 的股票基金占強積金總資產逾 43.3%,絕對是強積金體系中最重要的資產類別。

按照地域來劃分,MPF 基金的資產,有 55% 投資於香港(其中 30 個百分點在港股市場),另有 15% 分配在亞洲,北美和歐洲市場股票分別只佔 14% 和 6%。

對於香港人來講,投資於強積金的每 1 港元中,就有 30% 投資於香港本地股票市場。

強積金的歷史表現,也與香港股市密切相關——

疫情三年,香港經濟備受打擊,港股跌跌不休。特別是去年,在第五波疫情、美國加息和國際政治因素疊加影響之下,恒指一度跌至 1 萬 6 千點以下,比高峰時攔腰折半,哀鴻遍野。強積金表現慘淡,整體虧損一度高逾 2 千億元,寫下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紀錄,人均損失超過 6 萬元。去年十一月後,香港步入復常之路,股市迅速回暖,強積金止跌回升。2022 年,港股累積下跌 15.5%,強積金累積下跌 15.66%,旗鼓相當。

到今年 1 月份,隨着港股的大漲,1 月份的強積金回報率約為 5.1%。計入 1 月份的強積金供款和估算的市場回報後,全港 457 萬名強積金成員的平均賬户結餘比上月增加約 7.84%,人均入袋 1.8 萬元,香港市民都收到這份豐厚的新年 “大紅包”。

事實上,在香港的現行框架下,MPF 供款人的投資組合未必需要集中於 “中國內地及香港股票基金”,是可以轉倉至漲幅相對顯著的美歐日等股票基金的。

儘管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基金表現不盡如人意,但該類別基金的吸金力度仍位居 17 個基金類別之首。

數據顯示,二季度,在全部強積金基金中,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類基金貢獻了 23.1% 的淨流入,上半年整體的貢獻度達到 28.8%。

可以説,香港市民無疑是港股最忠貞的支持者。這一點在強積金的配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國慶節期間,港股通渠道關閉。在沒有北水支援的情景下,港股大跌兩個交易日後頑強反彈,這背後的力量中,也許離不開強積金加大了配置力度:除了華夏恒指 ESG ETF 於 10 月 3 日獲得近 67 億港元的大額淨申購外,恒生投資管理旗下的恒生中國企業 ETF 也獲得超過 24 億淨申購。

客觀來看,當前恒指 12 個月前瞻 PE 處 2013 年來歷史分位值約 2%;恒指相對 MSCI 全球指數 PE,處於歷史分位值的 7%。在這個極低的估值位置,香港人的信心仍在,大家期待着港股的反彈。

超過 1.1 萬億港元規模的強積金,是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強積金更多進入股市,增強市場信心、港股實現反彈、強積金賺到錢,才能形成良性循環。香港政府官員最近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改善股市的流動性。也許對香港特區政府而言,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強積金,是個還可以繼續思考和開發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