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Masayoshi Son invests $1 billion, OpenAI and Ive join forces to create the "iPhone of the AI era"

華爾街見聞
2023.09.28 08:4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手機、智能穿戴設備還是機器人?醖釀 “AI 硬件” 大招的 OpenAI 能否成為下一個蘋果?

"AI 時代的 iPhone"會是什麼樣的?OpenAI 正開始醖釀以其技術為核心的跨時代 “AI 硬件”。

9 月 28 日,媒體報道稱,OpenAI CEO Sam Altman 正攜手被譽為 “iPhone 之父” 的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與軟銀 CEO 孫正義進行深入談判,計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打造 “AI 時代的 iPhone”。

媒體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稱,孫正義、Altman 和 Ive 準備利用三家公司的人才和技術創建一家專注於 AI 硬件的公司,軟銀或將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Altman 已聘請 Ive 來開發以 OpenAI 技術為核心的 AI 時代消費電子,他們正在 Ive 舊金山的工作室就未來 AI 硬件進行探討,當前仍處在確定設計的早期階段:

儘管尚未達成任何協議,但雙方就 AI 硬件的探討非常認真,正式宣佈成立合資公司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通過這家公司生產的任何硬件產品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真正走向市場。

孫正義也參與了一些討論,ARM 或將擔任芯片設計的角色,並提供了財務支持。

Ive 被稱為蘋果的核心人物之一,於 2019 年離開蘋果,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LoveFrom。與 OpenAI 合作,為 Ive 提供了一個機會,來創造一種可以較少依賴屏幕的計算機交互方式。

有媒體分析稱,考慮到 Ive 的參與,這款產品最有可能是某種消費電子,比如一款重新設計的手機:

一種可能性是,OpenAI 正在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統……想象一下,這款終端設備以 OpenAI 為核心,可以內置人工智能原生操作系統的元素,改善用户體驗的同時,減少對蘋果和安卓系統的依賴。

對此,著名分析師 Ben Thompson 在 X(原名:twitter) 上援引了一篇自己寫於三月的文章。文章討論了 AI 終端產品變革,並預測 OpenAI 崛起後的未來:OpenAI 可以造一款手機。

也有不少分析師對這款設備可能是智能手機持懷疑態度。前微軟 Windows 部門總裁 Steven Sinofsky 回應 Ben Thompson 稱,任何人都可以製造手機,但很少有人真的能發佈成功的產品,看看谷歌和微軟就知道了。

也有網友推測,OpenAI 很可能會創造一個作為AI 助手的硬件產品,很可能是機器人

“他們已經有了底層軟件的基礎。在未來 2~4 年內做一款 AI 助手的硬件類產品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Altman 作為硬件初創公司 Humane 的最大投資者之一,或許 AI 驅動功能的可穿戴設備也會是 OpenAI 佈局的方向。

今年 7 月 Humane 發佈了 Ai Pin 是一款 “智能且連接的可穿戴設備,可以附着在衣物上,並利用各種傳感器進行環境和情境計算交互。” 它是一款獨立設備,其軟件平台利用 AI 的力量提供創新的個人計算體驗。

這場 AI 軍備競賽正開始不斷拓寬應用場景,更注重用户體驗和使用場景的匹配,從 Meta 的 Quest MR 頭顯到亞馬遜的 Echo 智能音箱,都被看作是極具潛力的 AI 時代消費終端,但都沒有創造出 IPhone 的奇蹟。

技術正融入場景

AI 大模型正進入從 “玩具” 向 “工具” 快速演化的關鍵迭代期。智能終端接入 AI 大模型的趨勢是明確的,下游應用端出現 AI 百花齊放的局面或許就在不遠的未來。

9 月 28 日,Meta 在年度開發者大會 Connect 期間發佈了重磅頭顯 Quest 3 和智能眼鏡新品,同時宣佈,旗下所有 App 得到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加持。

媒體評論稱,不同於僅僅是虛擬現實(VR)頭顯的前代 Quest 2,Quest 3 更像是 Vision Pro 那樣融合 VR 和增強現實(AR)的混合現實(MR)頭顯。還有評論稱, Quest 3 標誌着 Meta 從 VR 到 MR 的轉變。

Meta 官方表示:Quest 3 的視覺效果非常壯觀,讓你忍不住想伸手觸摸周圍的世界。

9 月 20 日,亞馬遜舉行今年最重磅的新品發佈會,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功能加持的 Alexa 語音助手、新款音箱 Echo、電腦、眼鏡、電視等硬件攜手亮相。

蘋果也在今年發佈首款 MR 頭顯 Apple Vision Pro,硬件層面規格拉滿,M2 計算 +R1 傳感雙芯片,搭載單眼 4k 分辨率硅基 OLED+3p pancake 顯示方案,僅依賴於語音、視覺、手感等即可高效實時交互,也意味着正式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因此,想要在 AI 時代站穩腳跟,將技術融入場景,佈局 AI 硬件或許是 OpenAI 不得不開始思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