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soaring! Wall Street is already drawing parallels to 2008: we are now in 2007.

華爾街見聞
2023.09.28 08:1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摩根大通:“2007 年初,市場接受了軟着陸的觀點,經濟增長穩健;企業盈利增速減緩但不崩潰;通脹壓力減輕但並未消失——如果您沒有注意到,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

美聯儲放鷹,高息環境持續,十年美債收益率 “狂飆”……華爾街分析師們嗅到了一股 “熟悉的氣息”。

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已升至 5.25% 至 5.5%,為 2001 年來的最高水平。而自從美聯儲官員們上週明確表示,利率或將長期保持更高水平後,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升至 2007 年以來最高水平。

這意味着,市場從押注美國經濟軟着陸,到開始考慮經濟衰退可能性。

華爾街已開始有人感到不安,摩根大通分析師 Marko Kolanovic 在其報告中直呼,當下已 “與 2008 年相似”。

2007 年初,市場接受了軟着陸的觀點,經濟增長穩健;住房部門逐漸穩定;企業盈利增速減緩但不崩潰;通脹壓力減輕但並未消失。

如果您沒有注意到,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

儘管今年標普 500 指數仍然上漲,他認為,這僅僅是受到了那些因人工智能而走高的大公司的提振:

或許衡量宏觀基本面的更好方法是標準普爾 500 等權重指數或小型資本指數,這些指數今年持平,表現不如現金(聯邦基金)。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Kolanovic 説,他們的結論仍指向 “宏觀基本面面臨挑戰,風險資產面臨逆風”。

這種推理是基於基本面、投資者倉位以及各種宏觀和地緣政治考慮。

2023 VS. 2007

Kolanovic 引用了 2007 年的摩根大通美國市場策略報告,並認為當下圍繞市場的心態可能接近 2007 年的上旬。

在上一次加息週期及之後,Kolanovic 將經濟分成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06 年 6 月 30 日,美聯儲完成了加息週期的最後一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 5.25%(與當前類似)。

美聯儲在 8 月份 FOMC 會議上正式暫停加息,風險資產開始強勁上漲,這一直延續到了 2007 年初。

然而,由於前兩年內加息共計 425 個基點,經濟明顯放緩,表現為從 2006 年第一季度的 5.6% 下降到 2006 年第三季度的 2% 的 GDP 下降。

分析師表示,當時市場的共識是 “經濟迅速放緩,住房急劇下跌,美聯儲將開始降息”。

但隨後的數據展現出了美國經濟的 “韌性”,擊退了市場對衰退的預期。

第二階段:

2006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 月。強勁的 12 月非農就業報告讓懷疑者對經濟的潛在強勢產生了懷疑,而隨後的經濟數據在 2006 年 12 月餘下的時間以及 2007 年 1 月顯示出,經濟正在擺脱高利率和高商品價格的影響。

市場參與者放棄了對降息的希望,接受了美聯儲已經實現了軟着陸的觀點,並認同了金髮女郎經濟(經濟增長穩定、通貨膨脹率適中、失業率較低)正在形成的觀點。

經濟增長穩健,約為 3%,以重新振動的消費者為主導;住房部門逐漸穩定;企業盈利增速減緩但不崩潰;通脹壓力減輕但並未消失。風險資產以全價交易,保持在狹窄的低波動幅度內。

我們將這一階段稱為 “假動作”——一切都感覺太好了,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如果您沒有注意到,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

然而,通脹同樣存在韌性,美聯儲雖然暫停加息,但仍未有轉鴿跡象,反而繼續發表鷹派言論:

第三階段:

2007 年 6 月至 10 月。通貨膨脹壓力持續存在,因為經濟活動的健康增長將對勞動力市場和利用率產生逐漸增加的壓力。

市場參與者現在將開始痛苦地意識到,美聯儲可能會被迫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

然而,在採取任何加息舉措之前,美聯儲將加大鷹派言論以準備市場。一些投資者會留意這一點並減少風險,而其他人則視美聯儲的威脅為虛張聲勢,頑固地堅持認為住房市場、消費者以及體系中的高槓杆率將成為美聯儲推遲加息的正當理由。

風險偏好下降,情緒惡化,風險資產的估值出現修正。

2007 年 10 月,美股開始大規模下跌。標普 500 指數從 2007 年 10 月到 2009 年 3 月累計下跌超 57%,創 70 年來最大跌幅。

Kolanovic 表示,如果對經濟增長的擔憂繼續減弱,而對通脹的擔憂穩步上升,那麼風險承擔者應該預見到,美聯儲決心將通脹壓力控制在其明確的目標範圍內而導致的 “估值不穩定階段”。

我們最好的猜測是,這樣的階段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出現,可能在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