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 Tencent Century's "Reconciliation"

開放的生態。
作者 | 曹安潯
編輯 | 張曉玲
十年前,阿里暫停與微信相關的第三方應用服務,淘寶與微信外鏈不再直接跳轉。馬雲與馬化騰親手築起了 “柏林牆”,“柏林牆” 兩端,億萬淘寶和微信的用户遙遙相望,不得直接往來,涇渭分明。
十年後,中國兩個最大的互聯網巨頭奮力拆牆,上演了一出世紀大和解。
9 月 25 日,阿里媽媽與騰訊廣告進一步深化合作,微信視頻號、朋友圈、小程序等優質廣告流量將通過阿里媽媽 UD 效果投放,並可直跳淘寶、天貓商家的店鋪、商品詳情及淘寶直播間。
同時,騰訊廣告顯示,雙方還將在人羣互補、系統共建等方面深度融合,滿足商家在店鋪、直播、內容 3 大經營中心的不同經營目標。
據悉,此次阿里媽媽與騰訊廣告的目標是——備戰 “雙 11”。雙方將共同啓動 “雙 11 超引爆計劃”,投入億元補貼,以實現引流到店、促進成交的目標。
作為騰訊的核心業務之一,這也意味着,騰訊把核心的流量資源向阿里開放了。阿里與騰訊之間的拆牆邁出巨大一步。
對於現在的阿里和騰訊而言,拆牆利大於弊。
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騰訊擁有龐大的用户基礎和社交媒體平台,阿里巴巴則擁有強大的電商和支付平台,通過合作,雙方可實現共贏。“騰訊廣告跳轉到淘寶,可將自己的流量導入淘寶,提高自身廣告收入;而淘寶則通過騰訊的流量導入可獲得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增加銷售機會”。
這對今年的阿里來説,格外充滿誘惑。
放眼現在國內電商江湖,競爭日益激烈,高端有京東,下沉有拼多多,直播有抖音。微信作為超級流量池,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微信及 WeChat 的合併月活躍賬户數達 13.27 億,穩坐國民第一社交 App” 寶座。
更何況,今年阿里巴巴宣佈迴歸淘寶,淘天集團提出 “用户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 三大變革舉措,通過流量扶持、改版等重點扶持中小商家。而由於商家廣告投資意願增強,今年 4 月-6 月,淘天集團客户管理收入為 796.6 億元,同比增長 10%。
阿里巴巴的電商江湖也將是騰訊新的淘金場。二季度,騰訊廣告業務實現收入 250 億元,同比增長 34%。其中,視頻號貢獻了超 30 億。財報電話會上,騰訊表示將逐步提高微信視頻號的廣告佔比,“利用視頻號、小程序等基礎設施,可以孕育出廣告收入翻倍的機會。”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市場太大,消費階層、消費習慣天差地別,一家企業想要做成寡頭壟斷根本不可能,阿里和騰訊以前互相隔離,結果增長受限,讓拼多多和抖音起來了。
現在阿里和騰訊兩家合作,實現儘可能多的覆蓋,才能爭奪更多流量。“此外,基於開放合作,數據也將實現互通,彼此都可以獲得更加精準的 “用户畫像”,從而更加精準的推薦各自產品,提升效率和效益”。
實際上,2020 年開始,兩大巨頭就結束 “屏蔽戰”,開始拆牆了。2020 年下半年,QQ 音樂上開始出現飛豬的廣告。2021 年起,騰訊視頻、騰訊新聞等 app 廣告,微信裏的淘寶鏈接可直跳淘寶,市場上一度傳出阿里巴巴、騰訊正考慮互相開放生態系統,兩巨頭當日股價一度上漲 3% 多。
這背後是,隨着 2021 年互聯網行業反壟斷風暴來襲,以及京東、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多方互聯網巨頭崛起,與二馬分庭抗禮,此前忙於互掐的馬雲、馬化騰這位初代互聯網大佬越來越意識到,割據一方、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互聯網江湖流量到了 “存量爭奪” 的時代。開放生態、互聯互通、互相借力,探索新的發展邊界,才有望實現收益突破。
而自由開放、共享互通、去中心化本就是互聯網的應有之義。
如今,不過是馬雲和馬化騰兜兜轉轉終於迴歸初心罷了。
這樣的互通,離馬化騰打造 “沒有疆界、開放分享的互聯網新生態” 的初心、馬雲 “未來互聯網不會有邊界” 的預言也更進一步。
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行業拆牆運動,除了阿里和騰訊之外,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捲入其中。
2021 年底以來,已經有美團與快手達成互聯互通的戰略合作,美團在快手上線美團小程序,騰訊視頻與抖音達成合作等。
柏文喜表示,阿里和騰訊的此次合作更好地反映了互聯網行業開放、互聯互通的趨勢。各個互聯網公司都在努力打通彼此之間的 “圍牆”,實現不同平台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過合作和創新互聯網公司可開發出更多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提高經濟效益。
對於行業而言,在早期互聯網行業肆意擴張、割據之後,一個新的互聯網江湖已經誕生。
在越來越開放的市場環境中,馬化騰、張一鳴、劉強東、王興們……都要適應新的法則,為捍衞、創造更多利益而握手言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