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mastermind" behind the surge in US oil prices is actually this oil company!

有媒體報道稱,法國道達爾石油的交易部門正在抬高美國實物原油市場的價格。海外買家必須額外支付 1 至 2 美元/桶才能將美國產的原油運往墨西哥灣沿岸出口,道達爾就是願意支付這筆費用的石油公司。市場擔憂,此舉可能會令全球通脹再度抬頭。
最近,美國油價節節攀升,令市場對通脹加劇有了新的擔憂。
這背後除了供求關係緊張,還有別的因素麼?
9 月 19 日週二,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法國道達爾石油的交易部門大西洋貿易和營銷公司正在抬高美國實物原油市場的價格。
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已躍升至去年 11 月以來的最高溢價,而期貨價格則飆升至每桶 90 美元以上。海外買家必須額外支付 1 至 2 美元/桶才能將原油運往墨西哥灣沿岸出口,道達爾就是願意支付這筆費用的石油公司。
依照目前的價格水平,對於其他地區的買家來説,美國原油很快變得過於昂貴,這些買家依賴美國的原油作為填補 OPEC+ 減產導致的全球石油短缺的最後手段。儘管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石油留在美國,但市場擔憂,美國產的原油價格上漲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汽油和燃料成本上漲,從而有可能令通脹抬頭的趨勢更為明顯。
有分析認為,道達爾願意額外支付這筆費用實際上反映出,在全球原油供應大幅收緊之際,高煉油利潤正在推動美國石油的競爭。即煉油廠進入季節性維護,美國煉油利潤仍保持在每桶 30 美元左右的歷史高位。而且,由於俄羅斯原油價格上漲,亞太地區越來越多地從美國進口原油。
不過,美國墨西哥灣生產的輕質和重質原油並不適合取代沙特和俄羅斯所產的重質原油。
就在原油實物需求增加之際,期貨價格也飆升,部分原因是隨着價格上漲,對沖基金紛紛湧入原油期貨。週二,WTI 最近的合約交易價格比下月合約高 1.33 美元,而隨後的價差觸及 1.71 美元。這些溢價是幾個月來最大的,表明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期貨交割點供應稀缺。
過去三個月,庫欣的庫存逐步下降,降至不足 2500 萬桶,為去年 12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進一步的消耗可能會威脅到庫欣的運營——如果庫存降至 2100 萬桶以下,儲罐壓力減弱,石油開採將變得更加困難。
有分析認為,油價的劇烈變動,是美聯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美聯儲決策者關注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這類波動較大類別的核心通脹,而油價上漲將推升耐用品價格,傷害經濟,使美聯儲難以達到市場對聯儲明年降息三次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