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able Entertainment is not "durable,"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in listing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華爾街見聞
2023.09.19 01:1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耐” 力的耐

網劇製作商耐看娛樂控股(下稱 “耐看娛樂”)的 IPO 長跑還未結束。

近日,耐看娛樂再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其第四次向上市發起衝擊。此前耐看娛樂分別於 2022 年 1 月、7 月和 2023 年 3 月遞表,但均已失效。

耐看娛樂遲遲難上市,或與業務穩定性和獨立性有關。

從收入結構來看,耐看娛樂的營收來源並不穩定,比如曾在 2021 年為其貢獻 6 成營收的定製劇業務,到 2022 年僅佔比 1.5%;2020 年貢獻近半數營收的版權劇業務在 2022 年則被清零。

除此之外,耐看娛樂還存在過度依靠單一平台的隱憂。

今年上半年,優酷為耐看娛樂貢獻了 45.3% 的營收。原因或在於:二者同為阿里系的參股公司。

招股書顯示,阿里影業(1060.HK)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聯財務持有耐看娛樂 10.35% 的股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公司(下稱 “阿里文娛”)則控股優酷。

與華策影視(300133.SZ)、檸萌影業(9857.HK)等頭部影視公司押注成本更高、也更易出爆款的版權劇不同,耐看娛樂主要做低成本、高週轉的網劇,作品豆瓣評分普遍低於 6,口碑不佳。

而在平台紛紛 “降本增效”,採購精品劇集的大趨勢下,耐看娛樂尚未證明有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製作能力。

營收結構不穩定

儘管是優酷的穩定供應商,耐看娛樂的業績表現卻並不穩定。

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耐看娛樂分別實現營收 2.6 億元、3.46 億元和 2.1 億元,2022 年營收同比大幅下滑 40%。

耐看娛樂歸因於網絡電影和網劇收益減少所致。

今年上半年,耐看娛樂錄得營收 1.62 億元,同比增長 118.48%;實現淨利 1031.1 萬元,同比增長 240.19%,業績回暖明顯。

但按業務模式拆分來看,耐看娛樂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

網劇主要包括分賬劇、定製劇和版權劇三種,製作分賬劇和定製劇為耐看娛樂的核心業務。

2021 年,耐看娛樂的定製劇營收佔比達到 60.2%、分賬劇達到 10.3%;但到了 2022 年,耐看娛樂的定製劇收入佔比鋭減至 1.5%,分賬劇營收佔比則提高到 64.7%。

由於不同模式網劇佔比劇烈變化,耐看娛樂的毛利率也隨之波動。比如今年上半年,耐看娛樂的分賬劇營收佔比降至 26.6%,而毛利率較高的定製劇營收佔比提高至 47.3%,帶動耐看娛樂的毛利率同比下降 13.1 個百分點至 25.5%,淨利率僅為 6.4%。

作為對比,在定製劇佔比僅為 1.5% 的 2022 年,耐看娛樂的整體毛利率高達 44.3%。

耐看娛樂在招股書中表示,一般而言,分賬劇、網絡電影及版權劇的毛利率或會大幅波動,波幅可高達約 80%,而定製劇的毛利率則相對穩定,在 10% 至 20%。

目前來看,耐看娛樂掙着低毛利的辛苦錢已無可避免,因為行業內定製劇供給佔比提高已是大勢所趨。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18 年至 2022 年,定製劇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 0.5%,而分賬劇與版權劇均為負增長。其預計 2023 年至 2027 年,定製劇仍將為中國網劇市場的主要類型劇。

定製劇佔比提高趨勢,也符合掌握下游分發渠道的長視頻平台的利益。

有北京的影視行業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定製劇即為平台向影視製作公司採買的劇集。目前來看,愛奇藝(IQ.NASDAQ)算是跑通了這一模式。其通過在內部成立影視工作室的方式高度參與到影視劇的製作流程,比如有工作室專門做懸疑題材內容,其中最出名的是 “迷霧劇場”。

在定製劇模式下,平台話語權相比之前只是作為內容的採購方也大了不少。因為自制劇才是平台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平台有自己的團隊對內容進行把關,很多劇集公司在定製劇項目裏只承擔了製作的職能。

低質內容對單一平台依賴

耐看娛樂的另一隱憂在於,其收入存在過於依靠單一平台優酷的情況,獨立性存疑。

耐看娛樂和優酷同為阿里系的參股公司。招股書顯示,阿里影業通過上聯財務持有耐看娛樂 10.35% 的股份。

優酷是公司 2021 年度的第一大客户,也是 2022 年度和 2023 上半年的第二大客户,優酷為公司帶來的收入一度超過總營收的一半。今年上半年,優酷為耐看娛樂貢獻營收 2990 萬元,佔總營收的 18.5%。

不過,從質量和作品口碑的角度,耐看娛樂為優酷供給的內容卻難言優質,其製作劇集的豆瓣評分難觸及 6 分及格線。

比如 2021 年, 耐看娛樂製作的《親愛的檸檬先生》豪取 5000 萬票房,豆瓣評分只有 4;創下優酷平台最高熱度的定製劇《你好,火焰藍》豆瓣評分僅有 5.1;創下 2021 年優酷分賬劇票房新高的《我叫趙甲第》豆瓣評分只有 4.3......

在長視頻平台 “握手言和” 以求盈利的背景下,唯有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的內容製作方才能構築起長期競爭優勢。

有影視公司的內容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網劇行業 “精品化” 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 “愛優騰芒 B” 紛紛降本增效減少採購的當下。

耐看娛樂的同行稻草熊娛樂就在半年報中表示,“行業降本增效的趨勢,使得各類播出平台壓縮採購劇集的預算,導致其單部劇集收入下降”。

據瞭解,目前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就已經減少了對 A 級和 B 級劇集的採購,專注於打造平台的 “劇場化” 模式,比如愛奇藝的 “迷霧劇場”、騰訊視頻的 “X 劇場” 來押注爆款。

並且上述人士表示,從供給端來説,華策影視等頭部影視劇製作公司會更傾向於製作版權劇,其中定級為 S+ 的項目從主創配置、演員配置匹配的資源都更好,“在拍之前就已經賣給了平台”,投入產出比也更好。

據耐看娛樂招股書,行業內的版權劇普遍能吸引 0.7 億元至 6 億元不等的投資規模,是能取得相應回報的 “頂級項目”。而耐看娛樂的版權劇營收佔比曾達到 45.2%,但在 2021 年驟降至 5.5%,並在 2022 年徹底清零。

其明顯更傾向於 “短平快” 的高週轉網劇製作項目,與當下無論是平台方還是消費者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