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放大招:收購普天新能源 推進充電領域佈局

要撼動大局已定的中國充電樁市場,恐怕並非易事。
9 月 7 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成功收購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普天新能源)100% 的股權。
據瞭解,普天新能源是國內較早開展充電業務的央屬企業,中國石油將此次收購視為公司在充電領域的重要佈局,並稱未來 3 年將抓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完成充電樁業務在全國的戰略性佈局,力爭進入充換電頭部企業行列。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石油相關人員表示,中國石油發展新能源不是起步,而是起跑;不是跨步,而是跨越。
隨着中國石油等國家隊的持續佈局,當前國內充換電市場格局或將生變。
官宣收購普天新能源
9 月 8 日,中國石油官網發佈消息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已於 9 月 7 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成功收購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100% 的股權。並表示此次收購是中國石油在充電領域的重要佈局,有利於加油站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網絡、打造 “充電 +” 產業生態,助力銷售公司向 “油氣氫電非” 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發展。
此次中石油並未披露具體收購金額,不過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此前公告,早在 2019 年,普天新能源 55% 股權曾被掛牌轉讓,彼時擬轉讓底價合計達 16.5 億元。但無人接盤,2020 年初,轉讓方又曾申請終止了股權轉讓。
據瞭解,普天新能源是國內較早開展充電業務的央屬企業,公司成立於 2010 年 10 月,註冊資本為 28.97 億元。該公司在車輛技術、動力電池、充電設備、碳交易及增值服務等領域均有佈局,可提供城市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與運營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另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普天新能源的公共充電樁數量超 2 萬台。
北京產權交易所交易系統數據顯示,2022 年,普天新能源營業收入 2.75 億元,淨利潤 555 萬元,負債總額約 2 億元,淨資產(所有者權益)為 15.95 億元。
今年前 5 個月,該公司營收 8939.83 萬元,淨虧損 4101.37 萬元,負債總額 1.75 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最新收購普天新能源外,今年 6 月,中國石油還公開招標採購充電設備,採購金額 5 億元,採購的充電設備包括充電樁、充電設備關鍵元器件等。同時,今年 8 月,中國石油還與五糧液集團聯合成立了四川中新綠色能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 49%、51%。工商資料顯示,這家新成立的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充電樁銷售、機動車充電銷售、集中式快速充電站、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電池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等。
在最新收購消息中,中國石油還表示,未來 3 年,中國石油將抓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完成充電樁業務在全國的戰略性佈局,力爭進入充換電頭部企業行列。
中國石油要撼動市場並非易事
據界面新聞報道,對於中國石油而言,上述收購能夠幫助其快速提升充電業務,但要撼動大局已定的中國充電樁市場,恐怕並非易事。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7 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 692.8 萬台,同比增加 74.1%。其中,94% 的充電設施集中在排名前十五位的企業。
界面新聞梳理前十五家企業發現,從運營主體來看,充電樁運營商主要有三支隊伍:一是特來電、星星充電等民營資本服務商;二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為代表的國家隊;三是上汽安悦為代表的車企。
其中,三家國家隊企業僅佔充電設施總量的約 5%,以民企為代表的第三方運營服務商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從規模來看,前十五名充電設施運營商中,擁有 30 萬台以上充電設施企業分別為特來電、星星充電、雲快充。這三家頭部企業的充電設施佔總量的 17% 以上;擁有 10 萬台以上充電設施的國家電網、小桔充電和蔚景雲,三家佔比共計 6%。
上述六家企業,佔到了充電樁總量的 23%。
中國石油想要躋身頭部企業行列,其充電樁數量至少要邁上 10 萬台級別,收購普天新能源後仍需再增長 3 倍多。
另外,事實上,除了中國石油外,近年來 “三桶油” 裏的另兩家中國石化、中國海油都在加速推進充換電業務佈局。
中國石化方面,今年上半年建成充換電站 351 座,累計已達到 2650 座。同時,中國石化在近期的半年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快充換電業務發展。通過快速佈局充電市場,擴大市場佔有率;持續探索充換電運營新模式,提供快充和換電服務的同時,豐富服務業態,滿足客户多樣化需求。
中國海油也正積極佈局和建設綜合能源站,今年 6 月還與蔚來能源達成合作,共建充換電基礎設施。中國海油曾表示,會充分依託海洋資源開發的能力優勢積極佈局新能源業務,加快發展海上風電。以岸電項目和智能油田建設為着力點,推動綠色低碳管控體系建設。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原文標題:《中石油放大招: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