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銷 274386 台了,比亞迪還得繼續卷!

月度銷量創新高,比亞迪還要促銷。今年 8 月以來,已有特斯拉、蔚來、零跑、哪吒、奇瑞新能源理想等超過 10 家車企,相繼宣佈降價或實施促銷活動。
9 月 2 日,比亞迪官方微博發佈消息,2023 款元 Pro 專享限時購車優惠政策,包括 2000 元抵 8000 元購車款、三電系統終身保修(首任車主)、終身免費 OTA 系統升級等優惠。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比亞迪剛披露 8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新高,但是要完成年度銷量 300 萬輛的目標,仍需繼續努力。
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2023 年上半年汽車領域毛利率超過特斯拉。其此番對部分車型促銷,帶來的信號或將更為重要。
新一輪汽車價格戰正在來襲。今年 8 月以來,已有特斯拉、蔚來、零跑、哪吒、奇瑞新能源理想等超過 10 家車企,相繼宣佈降價或實施促銷活動。
近期,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表示,未來 3 至 5 年汽車產業會非常 “卷”,燃油車與新能源車、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傳統車企與新勢力的爭鬥將持續 3 至 5 年。
年度銷售壓力凸顯
比亞迪此番部分車型促銷,此前已有提示。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 2023 年半年度業績會議上表示,比亞迪未來 3 至 5 年會打價格戰,或在細分領域打價格戰,比亞迪有充足準備。
按照比亞迪促銷要求,元氣鉅惠禮為 “購車即可享 2000 元抵 8000 元購車款”,自 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24:00 前完成購車開票可享。
其他權益自 7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24:00 前完成購車開票可享,包括非運營車輛三電系統終身保修(首任車主),整車包修期 6 年或 15 萬公里;
終身免費 OTA 系統升級,2 年免費車機流量,全系 2 年免費雲服務;首任車主享受兩年內充電樁基礎安裝服務。
區別其他車企在今年多次降價促銷,比亞迪較少採取降價措施,並且 8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新高達 27.44 萬輛,今年前 8 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 179.22 萬輛,同比增長 83.10%。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競爭太激烈,部分車企降價促銷是為了達成年底銷售目標,加速搶佔市場。
比亞迪要完成年銷量 3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接下來 4 個月每月銷量要有約 30.2 萬輛。
促銷何有底氣?
湊巧的是,被稱為 “價格屠夫” 的特斯拉,開啓新一輪降價。
9 月 1 日,特斯拉發佈 Model S/X 售價調整,起售價分別下降 5.6 萬元、9.8 萬元。
這距離特斯拉上一次降價,不足半個月。8 月 16 日,特斯拉宣佈,Model S/X 現車降價,全系現車可享 5.4 萬元至 7 萬元優惠。
8 月以來,Model S/X 累計降價分別達 11 萬元、16 萬元。
此前特斯拉憑藉品牌、高毛利等優勢,通過降價搶佔市場,可對其他車企降維打擊。特別是比亞迪一直被對比,國內銷量超過特斯拉,但是毛利率一直不及特斯拉。
近日,隨着比亞迪發佈 2023 年半年報,證明上述局面已經改變,比亞迪開始反超特斯拉。
2023 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毛利率 20.67%,同比提升 4.36 個百分點;特斯拉汽車銷售毛利率 17.9%,同比下降近 10 個百分點。
比亞迪 2023 年半年報毛利率數據
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毛利率提升,與其規模化效應密切相關。8 月 9 日晚間,比亞迪下線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成就的車企。
在品牌領域,比亞迪將形成比亞迪品牌、騰勢品牌、仰望品牌、專業個性化全新品牌矩陣,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滿足用户多方位、全場景用車需求。
其中,比亞迪在 8 月 16 日晚間,發佈專業個性化品牌方程豹,及其核心專屬技術 DMO 超級混動越野平台。
仰望作為比亞迪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即將上市,此前預售價 109.8 萬元。在近期召開的成都車展期間,仰望攜旗下新能源越野車型仰望 U8、純電超跑仰望 U9 亮相。其中,仰望 U8 將於 9 月下旬上市。
車企價格戰將繼續
臨近年底,眾多車企為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紛紛開始降價促銷。
8 月 30 日,理想汽車宣佈,為慶祝理想 L 系列交付一週年,累計交付突破 25 萬輛,在 8 月 30 日至 9 月 30 日,新定購理想 L9、理想 L8、理想 L7 任一車型,並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車險的車主,可享保險補貼 10000 元。
相比這輪優惠活動,理想汽車此前對價格戰,一直持觀望態度。
據不完全統計,8 月以來,已經有特斯拉、蔚來、零跑、哪吒、奇瑞新能源、理想汽車等超過 10 家車企,宣佈降價或實施促銷活動。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本輪新能源車降價,一方面是由於汽車消費步入淡季,另一方面印證了新能源車企在份額與利潤的選擇上,更加註重市場份額。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3 年 7 月全國汽車行業利潤 407 億元,同比下降 30%,汽車行業利潤率 5%,較去年同期 7.7% 減少 2.7 個百分點。
6 月份,王傳福、餘承東、曾慶洪等新能源汽車領域掌舵人,集中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給出競爭加劇的判斷。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2023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淘汰賽,處於供大於求階段。”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中國汽車將進入微增長階段,車市進入淘汰賽。
“卷剛剛開始,未來還會更卷。”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表示,未來汽車行業的洗牌將會非常慘烈。
餘承東在會上演講 來源:上證報記者邱德坤拍攝
在餘承東看來,站在五年、十年或更長遠維度來看,未來能活下來的是少數車企。未來,車企每年產量達不到 500 萬輛以上或 1000 萬輛以上,很難在這個時代立足。
9 月 1 日晚間,國內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發佈月度銷售數據。其中,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巨頭,在產銷量遙遙領先其他車企,但是今年前 8 月累計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 183.29 萬輛,同比增長 85.76%。
平安證券研報提示,需關注新一輪價格戰的可能性,同時重磅車型降價對後續新車定價會產生一定影響。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認為,失去成本支撐的惡性價格競爭是價格戰。為了生存不得不打價格戰,那是企業競爭的最後手段。
對於價格戰,廣汽集團的態度是,短期內絕不主動挑起價格戰,但也不怕價格戰。
馮興亞表示:“總體上來講,我認為價格戰不會愈演愈烈,真正要保持良性發展的企業一定是理性的,所以價格戰會更加趨於理性。”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ID:shzqbwx),原文標題:《比亞迪,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