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首度反超特斯拉,比亞迪要的是量利齊升 |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2023.08.29 00: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衝破價格舒適區,迎接海外市場挑戰,變身賺錢機器的比亞迪翻開新篇章

上市公司的二季度業績公告已經接近尾聲,新能源汽車中的壓軸財報,落在了比亞迪身上。

今年二季度,比亞迪實現了營業收入 1399.5 億元,同比增長 67%,環比增長 16.46%;歸母淨利潤為 70.7 億元,同比增長 133.97%,環比增長 65.23%;毛利率為 18.72%,首度超越特斯拉(18.2%),同比增長 4.33 個百分點,環比增長 0.86 個百分點。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慘烈的價格戰洗牌下,不少新能源汽車都選擇 犧牲利潤,降價保量,來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比亞迪則頂住了壓力,上半年的利潤和毛利率維持正增長,,與特斯拉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比亞迪還接連推出高價位的高端新車型,衝破自身的價格 “舒適區” 開始向 30 萬元以上高價發起衝刺。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海外市場開拓也按下了加速鍵,僅僅上半年的海外銷量就已經遠遠超過去年的全年水平。

比亞迪在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步銷量高增長,以及造血能力的全面提升,證明了比亞迪的賺錢效應並非曇花一現,而是真正具備持續性。

1、增量、增收又增利的二季度

今年二季度,比亞迪在銷量、營收、利潤和毛利率等多個方面都呈同環比高增長態勢。這與部分開始出現銷量不佳,營收增長轉負,甚至開始虧本賺吆喝的造車新勢力們進一步拉開距離。

儘管二季度是傳統車市淡季,但是比亞迪依舊維持住了銷量增長趨勢,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銷量達到 70.4 萬輛,環比增長 27.4%,同比增長 16%。

比亞迪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繼續保持着優勢,並持續通過強勁的銷量增長,穩紮穩打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目前市佔率已接近 40%。比亞迪產品銷量的提升,自然也帶動了營業收入的增長。二季度,比亞迪實現了營業收入 1399.5 億元,同比增長 67%,環比增長 16.46%。利潤方面,淨利潤為 70.7 億元,同比增長 133.97%,環比增長 65.23%。

具體到單車利潤(扣除掉比亞迪電子),與今年一季度的 0.67 萬元和去年二季度的 0.56 萬元相比,今年二季度進一步提升到 0.85 萬元,已經開始接近去年車市旺季時期水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利潤和毛利率均保持持續增長,可見,在特斯拉率先引發的慘烈價格戰中,比亞迪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牢固的穩住了自己的基本盤。

隨着比亞迪接下來高價位的高端新車型如騰勢 N7、仰望 U8,以及方程豹的上市,比亞迪的品牌高端化還將得到持續推進。

比亞迪通過仰望和騰勢等高端品牌,來衝破自身 15 萬元-30 萬元的價格 “舒適區”,從而向 30 萬元以上高價發起衝刺,從市場反響和 D9 銷量來看已經獲得了初步成功,這也側面證明了價格戰並非新能源車企脱穎而出的唯一出路。

2、兩大業務拆分

比亞迪的業務,簡單明瞭的分為兩塊,手機部件、組裝和電子產品部件業務(主要是比亞迪電子)和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 產品(除了新能源汽車,還包括了電池、光伏等)。

(1)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

作為比亞迪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貢獻點,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汽車和相關業務實現了營業收入 2088.24 億元,同比增長 91.1%,佔總營收的 72.55%,毛利率增加 4.36 個百分點到 20.67%。具體來看,比亞迪的汽車業務的營收增速,基本上已經跟上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和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速。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銷量達到 125.6 萬輛,同比增長 94.25%,其中,插電混動車型累計銷量 63.14 萬輛,累計同比增長 101%;純電動車型累計銷量 61.68 萬輛,累計同比增長 91%。

動力電池方面,比亞迪是全球僅有的兩家裝機量增速達到三位數的電池廠商,今年上半年,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高達 47.7GWh,同比增長 102.4%,市場份額增長了 4.1 個百分點到 15.7%。值得注意的是,為夯實行業領先優勢,比亞迪還在不斷加大布局核心技術研發及創新,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就高達 142.5 億元,同比增長 120%。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也帶來了相應的回報,比亞迪發佈的易四方和雲輦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極大地加強了比亞迪的綜合競爭力,助推比亞迪的汽車業務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2)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

比亞迪的另一大業務,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上處於啃老本的局面,增長較為乏力。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實現了營業收入 510.9 億元,同比僅僅增長 24.4%,營收佔比則降至 27.27%,毛利率水平增長了 2.7 個百分點到 8.77%。比亞迪手機業務的低迷表現與欣欣向榮的汽車和電池業務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比亞迪對這塊業務卻並沒有完全忽視。

8 月 28 日,比亞迪宣佈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計劃以約人民幣 158 億元收購捷普新加坡位於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製造業務。

此次收購一旦成功,將大幅度拓寬比亞迪的智能手機零部件業務,提高整體的產品市場佔有率,並與比亞迪現有的電子產品有效協同,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後續,比亞迪的手機業務有望重回高增長軌道中。

3、海外市場加速拓展

除開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傲視羣雄,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也按下了加速鍵,今年比亞迪已經在全球超 50 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佈局。

比亞迪的出口銷量也隨着佈局的加深而同步加速,自去年 11 月份,比亞迪首次實現出口銷量超 1 萬輛以後,比亞迪海外市場的銷量就再未跌破過萬輛水平。今年 7 月份比亞迪更是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1.8 萬輛,向着 2 萬輛大關進軍。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海外銷量高達 7.43 萬輛,已經遠遠超過去年的全年水平 5.59 萬輛,成為泰國、以色列等多國的電動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海外市場的開拓加速,也帶動了比亞迪的境外業務發展。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境外業務營業收入達到 644 億元,同比增長 92.94%,超過了境內業務的 66.96%,毛利率也增加了 5.51 個百分點到 8.1%。

考慮到未來,比亞迪海外市場的銷量還會有數量級的提升,僅憑出口一種方式或會出現運力問題。目前來看,比亞迪已經未雨綢繆的用兩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方面,比亞迪陸陸續續的已經在不少國家當地建設汽車工廠,例如在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和巴西,比亞迪都已經開始部署新能源汽車產能,這既能加快產品的產銷效率,也能避免淨出口税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當地汽車工廠能夠挑起大梁之前,比亞迪為了保證運力的穩定,直接進行了汽車運輸船的購買。據悉,比亞迪已經計劃訂造 6-8 艘 7700 車位的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以應對自家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所帶來的運輸需求。

今年上半年,各大新能源車企,無論是合資車企,還是自主品牌,亦或是造車新勢力,他們的盈利能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這點連龍頭特斯拉也不能避免,出現了利潤和毛利率的同步下滑,但比亞迪卻扛住了壓力,逆勢實現了盈利增長。

隨着比亞迪將最後幾塊拼圖——高端品牌車型和海外市場開拓等全部在自己的版圖上補齊,毫無疑問,比亞迪將實現從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向全球巨頭的華麗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