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SoftBank's Masayoshi Son going to "add fuel to the fire" for AI by spending $50 billion in the next few years?

華爾街見聞
2023.08.27 05: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ARM 如果能成功以超過 600 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孫正義就可以通過抵押股份,獲得上百億美元的結構性融資,支撐他進一步 “買買買”。

ARM 上市在即,孫正義為軟銀劃定的 “進攻” 戰略正在火熱進行中。

截至 6 月底,軟銀手上擁有大約 350 億美元的現金。有分析師認為,如果孫正義利用 ARM 上市的機會,以股票為抵押向銀行借款,能夠籌集到超過 200 億美元的資金。

這意味着軟銀的現金將超過 550 億美元,足以支撐其在接下來幾年裏的大手筆投資。

去年,孫正義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宣佈,軟銀將進入 “防禦模式”,除了降本增效、幾乎中止投資以外,還包括將軟銀的日常控制權讓給更為保守的首席財務官後藤芳光。

不過,今年 6 月份,消失於公共視野 7 個月之久的孫正義重回台前,發表了一段名為 “開啓反轉攻勢” 的演講,高調宣佈軟銀開啓 “進攻模式”,將利用 ARM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重振旗鼓,最終 “統治世界”,演講中,AI、ChatGPT 等概念幾乎貫穿全程。

當時,孫正義稱,AI 是他當前最關心的事情,他每天都在使用 ChatGPT,通過提問讓 ChatGPT 和他在頭腦風暴中進行了對話和辯論,並對此感到 “非常興奮”。

事實上,孫正義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鼓吹 AI 的革命性,然而嘴上看多的他,卻徹底踏空了 AI。

2018 年,孫正義告訴投資者説:

“我們並非盲目投資,我們專注於一個主題,即人工智能。”

2020 年,他還誇下海口稱,史無前例的投資狂潮將讓軟銀成為 “AI 革命的投資公司”。

2017 年至 2022 年年中,孫正義在季度和年度業績報告中提到 “AI” 的次數超過 500 次。他曾表示,AI 將 “重新定義所有行業”,並引領一場強大的新信息革命浪潮。軟銀將在該領域尋找頂尖創業公司,建立所謂的 “第一 AI 戰略集羣”。

然而,在 400 多家創業公司投資超過 1400 億美元之後,軟銀在當下的 AI 投資狂潮中,顯然有些跟不上步伐。

風投數據庫 PitchBook 的最新數據顯示,在 26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生成式 AI 創業公司中,軟銀只投資了其中的一家。相比之下,軟銀的死對頭 Coatue、Lightspeed 和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巨頭都在該領域投資了多家獨角獸公司。

最尷尬的是,2017 年軟銀購買了 AI 領頭羊英偉達價值 30 億美元的股票。如果當時軟銀沒有為了短期利潤而拋售,而選擇繼續持有,那麼現在這部分股份的價值將達到 500 億美元——可能比 ARM 上市時整個公司的市值還要高。

慘痛的教訓之後,軟銀只能在 AI 領域重新開始——花大量資金投資初創企業。

今年上半年,軟銀已經出售了一系列資產以增強其資產負債表,包括清倉阿里巴巴的大部分股份。

有分析指出,而即將上市的 ARM,將成為軟銀在阿里之後新的資金來源。

MST Financial 的分析師 David Gibson 認為:

“在未來 6 到 12 個月內,軟銀可能會以超過 500 億美元的儲備開始未來幾年的瘋狂消費,這是自第一支願景基金以來我們從未見過的場面。”

一些投資者認為,孫正義自去年以來一直在準備進行一次變革性的大規模收購,尤其是在 AI 方面,以重新在科技領域站穩腳跟。ARM 上市正值軟銀的關鍵時刻,受科技行業普遍不景氣的影響,軟銀投資組合價值也在日漸縮水

東京 Astris Advisory 公司的軟銀分析師 Kirk Boodry 估計,如果 ARM 在 IPO 時估值達到 500 億至 600 億美元,軟銀出售 10% 的股份,這筆交易的收益將達到 60 億美元左右。

他預計,軟銀能利用其在 ARM 的剩餘股份作為抵押,借貸 250 億美元。這是現在抵押 ARM 股份能獲得的資金的三倍。因為,一旦 ARM 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認可,銀行將更願意放貸。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軟銀已經為此次 IPO 押上了所有,為了討好沙特、阿聯酋等中東 LP 們,孫正義本月以 640 億美元估值買下了願景基金手中 25% 的 ARM 股份,也就是説,如果 ARM 上市時市值達不到這個數字,損失就要由孫正義來承擔。

華爾街多數分析師都認為,在當前的 IPO 寒冬裏,640 億美元的估值可能太高,ARM IPO 的實際收益也許會不及軟銀預期。這也意味着,孫正義也許沒辦法獲得理想情況下的兩百多億美元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