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is indeed powerful, and Powell didn't flip the table, but the debate over whether AI is still viable has become more intense.

AI 什么时候能变现?除了英伟达,还没有科技公司从 AI 中赚到大钱。
周三英伟达公布财报显示,英伟达二季度营收同比翻番至 135 亿美元,数据中心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 103.2 亿美元,环比增加一倍多。
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鲍威尔虽然态度强硬,但并没有说出任何让人意外的话——美联储在等待通胀回落至 2% 的过程中将继续依赖数据。
英伟达财报足够亮眼、鲍威尔演讲谨慎十足,美股总算安然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一周。隔夜美股收盘,标普纳指结束三周连跌,英伟达本周累计涨超 6%,为连续两周大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市场可以安枕无忧。投资者仍在 selling the rips(趁着超卖后的短暂反弹,做空正在下跌的资产),而非逢低买入。进入 8 月以来,都是如此。
与此同时,美股今年强势反弹的主要驱动力 AI 出现了熄火的信号。英伟达财报——AI 行业最重要财报——以近乎完美的姿态亮相后的几天,美股的表现却相当奇怪,周四纳指跌近 2%,英伟达仅收涨 0.1%,周五英伟达收跌 2.4%,而纳指上涨 0.9%。
今年以来,纳指已经大涨逾 30%,英伟达更是暴涨了 220%。巨大的涨幅令分析师越来越怀疑,AI 概念股还是否有上涨的空间?有关 AI 还行不行的争论正在愈演愈烈。

正方:英伟达证实 AI 未来可期
持正面意见的投资者认为,即使股价看起来高的吓人,AI 概念仍有上涨空间。
英伟达财报显示,非 GAAP 口径下英伟达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422%,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67.4 亿美元,比 AI 赛道的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多。
LPL Financial 首席全球策略师 Quincy Krosby 表示:
英伟达证实了 AI 未来(上涨)的合理性。这并非科技泡沫重现。
目前,大量科技公司仍需要时间将 AI 变现。看涨人士表示,有迹象表明,互联网公司(英伟达芯片的主要买家)正在寻找利用 AI 技术来推进自身业务的方法。
“你将开始看到微软和 Salesforce 等公司在未来两到四个季度展示其在 AI 领域的收入潜力,” 独立投资研究公司 CFRA 高级股票分析师 Angelo Zino 表示。
英伟达公布财报后,华尔街分析师集体上调了英伟达的价格目标。据 FactSet 称,英伟达目前的目标价为 640.71 美元,较周五收盘价 460.18 美元高出 39.2%。

然而,一些投资者发出警告,如果英伟达在未来几个季度陷入困境,其高估值让投资者几乎没有回旋余地。
FactSet 的数据显示,英伟达过去 12 个月的市盈率是 35 倍。Fleckenstein Capital 总裁 Bill Fleckenstein 表示:
如果你想下这样的赌注,你必须对市场和整体经济保持相当乐观的态度。
火爆的需求给了英伟达涨价的底气,公司二季度毛利率高达 70.1%,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 43.5%。一些投资者警告说,一旦新的竞争开始出现,英伟达超高的定价能力可能不会持续。
《高科技战略家》的编辑 Fred Hickey 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数字。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吗?历史表明这不太可能。
反方:AI 可能永远不能带来收入
然而,截至目前,除了英伟达,还没有科技公司从 AI 中赚到大钱,如果生成式 AI 最终被证明只是一个 “哑弹” 怎么办?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及,技术专家 Gary Marcus 在上周发布的一片文章中表示,随着投资者意识到生成式 AI 效果不佳且缺少 “杀手级” 商业应用,我们可能会看到估值出现 “大规模、令人痛苦的调整” 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还没能带来收入,而且可能永远不会。
Marcus 是可信人工智能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rustworthy AI)的联合创始人,今年在美国国会作证,他长期以来一直对聊天机器人(如 ChatGPT)基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持怀疑态度。
以模型本身的不可靠性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致命缺陷之一是,它会制造幻觉,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更大的担忧是,生成式 AI 产生的内容正在污染未来系统训练的数据集,威胁到一些人所说的 “模型崩溃”。生成式 AI 在知识库中添加更多不完美的信息和故意的虚假信息,使互联网进一步 “enshittification”(垃圾化),这意味着经过训练后的 AI 会输出更多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