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nings Report 2023|Did 361 Degrees Fall Victim to Misjudgment?

華爾街見聞
2023.08.17 02:2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中報發佈後顯現的 20cm 陰線,着實讓 361 度的股民心涼了半截。 8 月 15 日,361…

中報發佈後顯現的 20cm 陰線,着實讓 361 度(1361.HK)的股民心涼了半截。

8 月 15 日,361 度盤中發佈 2023 年中報,延續了自 2021 年中報以來營收淨利雙增的態勢,分別同增 18% 和 27.7%。

但在午盤業績發佈後,361 度股價跳水,期間跌幅一度達 20%。股價的劇烈波動或與 361 度的中期派息比例不及預期有關。

財報顯示,361 度董事會決議派發 6.5 港仙/股的分紅,總額約合人民幣 1.24 億元,派息比例僅為 17.6%。截至報告期末,361 度約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35.5 億元,其中包括 20 億元的銀行存款。

在業務基本面上,361 度會否重蹈覆轍也是外界的疑慮之一。在 2012 年開始的那輪去庫存週期,361 度被迫關店去庫存,其門店數量從 2012 年的 8082 家減少至 2018 年的 5539 家。

運動鞋服行業自 2022 年開啓新一輪去庫存週期後,各家再度將打折去庫存提上日常,對專注於下沉市場的 361 度來説同樣構成挑戰。今年上半年,361 度的存貨水平同比增長 3.06%,存貨週轉天數大幅提升 10 天,連續三個報告期增長。

今年以來,相比港股同行跌跌不休的股價,361 度走出了獨具一格的曲線,甚至在今年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 5.3 港元/股。截至 8 月 15 日,其年內漲幅超 40%。

但就在中報發佈午盤後,361 度的股價跳水,走出 “V” 字形走勢,期間跌幅一度達 20%,收盤前跌幅收窄,當日收於 4.71 港元/股,日跌幅達 4.85%。

從 361 度中報交出的業績表現來看,這是否屬於投資者為表達不滿情緒的一次 “錯殺”,仍然有待驗證。

經營現金流承壓

在今年 361 度經營現金流承壓的情況下,經歷過公司高槓杆時期的管理層大概更相信 “現金為王”。

投資者對 361 度分紅比例頗有微詞,不過分紅就已實屬難得。

Wind 數據顯示,361 度此次中期分紅是其自 2020 年以來,時隔三年再度分紅派息。更早在 2019 年報中,其分紅派息比例也僅為 6.5%。

自 2006 年上市以來,361 度共實施過 13 次現金分紅,分紅率 24.55%。與其同年上市的特步國際(1368.HK)則累計分紅 15 次,分紅率高達 58.06%。

信風(ID:TradeWind01)致函聯繫 361 度相關人士詢問公司對上半年分紅比例的考量,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2016 年至 2021 年,361 度經過一段手頭緊的 “苦日子”。

由於在 2016 年曾發行 4 億美元 7.25% 的五年期債券,導致財務成本居高不下,財務費用率一度超過 400%。直到 2021 年 6 月 361 度才將上述債券全額兑付,資產負債率才從上年的 34.9% 驟降至 23.87%。

然而在今年上半年,一筆交易使得 361 度的現金流再度承壓,這也或是其分紅比例較低的誘因。

報告期內,361 度另有一筆涉及 5.5 億非控股權益的收購交易支出,這直接導致報告期內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減少 3.07 億元。

上述收購的 5.5 億元支出源於今年 4 月,361 度發佈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三六一度(中國)、三六一度(廈門)將收購晉發股權及浙江盈實私募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 “浙江盈實”)持有的合夥公司晉江市晉發一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 股份。交易完成後,361 度持有電商公司多一度(泉州)的實際股權增至約 87.17%。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交易 361 度需分別支付給晉發股權、浙江盈實 5.49 億元和 110 萬元,而交易金額即為 2020 年成立合夥企業時後兩者的出資額,並無溢價。

按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的合夥企業未付投資收益 6218 萬元計,晉發股權和浙江盈實可獲得的投資收益分別為 3102 萬元和 6.2 萬元,年化收益率僅約為 2.05%。

有業內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分析表示,浙江盈實作為浙江省政府引導基金,相當於上述項目的 GP,而有晉江市國資背景的晉發股權則相當於 LP。二者與 361 度成立基金的目的包括幫助民企孵化產業、引導發展、擴大税收等,而必然以賺取收益為目的。

電商渠道突圍

在 2021 年之前,復甦緩慢 361 度正逐漸在行業 “掉隊”,與頭部公司的差距越來越大。

2006 年,361 度剛上市時體量約為安踏體育(2020.HK)的五分之一,但到了 2022 年,僅相當於後者的 13%。

是 “國潮崛起” 的東風、電商的新興渠道讓 361 度重新回到牌桌。

2020 年至 2022 年,361 度的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 10.95%,儘管不如頭部的李寧(21.57%)、安踏(14.8%),也算是重返高速增長。

而相比過往八千多家門店帶來的清庫存壓力,361 度如今樂得押注更輕資產的電商渠道。

今年上半年,361 度實現營收 43.12 億元,同比增長 18%;錄得淨利 7.04 億元,同比增長 27.7%。其中電商渠道是其增速最快的渠道。

報告期內,361 度的電商業務貢獻 10.79 億元營業額,同比增長 38%,佔整體營業額 25%。而據華西證券測算,361 度成人和兒童線下門店的店效僅同比增長 2% 和 13%。

由於主攻下沉市場的 361 度本身產品價格偏低,近八成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據華西證券研報數據,361 度鞋子產品均價僅有 300 元,相較李寧最高有 500 元的價差。因此線上與線下價格體系之間的 “緩衝” 較小,極易發生線上渠道與線下門店 “搶” 業績的現象。

而為了避免影響經銷商的收入,將線上與線下渠道的價格體系進行區分,361 度在電商渠道投放大量專供產品。報告期內 361 度專供電商渠道的產品貢獻 10.79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38%,約佔總營收的 25%。而在 2022 年,電商渠道的獨佔產品的佔比高達 82%。

分產品來看,361 度與李寧呈現出相似的銷售趨勢:鞋子賣的比服裝更好。今年上半年鞋類產品貢獻營收 19.01 億元,同比增長 28.4%;服裝產品則貢獻 13.62 億元,同比減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