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H1 of the three major telecom operators: All in Cloud Computing + AI

企業數字化和 AI,開啓通信運營商下一個 10 年週期。
穩定的市場格局,可觀的分紅派息,還是我們熟悉的運營商。
不過,今年他們有了改變。
從單純通信服務提供商,轉變成為數字科技企業,這背後是經營重點由 C 端向 B 端轉變。這一轉變將為運營商在下一個十年,帶來新的增長點。
23 年中報,三大運營商有些新東西。
本文核心觀點:數字化轉型和 AI,開啓通信運營商下一個 10 年週期。
穩賺上半年,豪氣分紅 630 億
運營商是整個 TMT 中週期最長的行業。
電子行業可能是四年一個技術循環,應用可能是所謂硬三年軟三年商業模式再三年,但是運營商是十年一個週期。
而當下,是運營商十年週期的起點。
從財報來看:三大運營商的中報延續了一季報的穩定收入,除了都公佈鉅額分紅派息外,企業數字化仍然是重點關注方向。

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 5307 億元,同比增長 6.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762 億元,同比增長 8.4%。
中國聯通:實現營業收入 1918.3 億元,同比增長 8.8%;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 54.4 億元,同比增長 13.7%;
中國電信:實現營業收入 2587 億元,同比增長 7.7%,持續 10 年保持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202 億元,同比增長 10.2%。
雲業務成為產業數字化收入核心驅動力,具體來看:

移動雲:收入達 422 億元,同比增長 80.5%,其中 IaaS 收入份額排名 top3,自有 IaaS+PaaS 收入增速超 100%。
聯通雲:實現收入 255 億元,同比提升 36%。公司表示,2023 年,聯通雲將力爭實現收入超過 500 億元。
天翼雲:收入達到 459 億元,同比增長 63.4%。半年簽約項目金額 264 億元,行業客户數超過 350 萬,其中政務客户數超 60 萬,佔收入比重 27.8%。
值得關注的是,三大運營商中期豪氣分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派現金額分別為 475.51 億元、131.04 億元、24.91 億元。
由此也可見,運營商的底色依舊是如此穩健,雖然總體收入增速不快,但非常穩定和持續,並且還有很可觀的分紅回報。
當下,運營商的雲資源池和邊緣節點已經初具規模,作為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方和運營方,豐富的雲網資源能夠更好的服務於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將成為運營商未來成長的窗口。
運營商—最有實力的算力 “中轉站”
算力市場活力無限。
今年上半年,科技、通信產業的活力基本上都來自 AI、大模型、數據要素市場;而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雲計算、因此,雲計算市場的需求被點燃,
這也促進了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的轉型:三大運營商在 2023 年不約而同的將資本支出向算力網絡領域傾斜。

中國電信:上半年累計完成資本開支 416 億元,其全年的資本開支計劃是 990 億元。中國電信尤其加強了對算力的投資。智算新增 1.8EFLOPS,達到 4.7EFLOPS,增幅達 62%;擴大通用算力,通算新增 0.6EFLOPS,達到 3.7EFLOPS,增幅為 19%。IDC 對外機架數達 53.4 萬架,70% 以上新增機架部署在熱點區域。
中國聯通:上半年累計完成資本開支 275.9 億元,2023 年將進一步擴大投資,資本開支水平將達到 769 億元,其中算力網絡投資佔比將超過 19%,IDC 機架規模超過 38 萬架,骨幹網平均時延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中國移動:上半年累計完成資本開支 814 億元,比 2022 年上半年有所減少,全年的資本開支計劃是 1832 億元。C 機架達到 47.8 萬架,淨增 1.1 萬架,累計投產算力服務器超 80.4 萬台,淨增超 9.1 萬台,算力規模達到 9.4EFLOPS。
三大運營商都曾公開表示在算力網絡建設上的資本開支還將不斷加大,但中國聯通投資進度落後明顯。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武超則曾公開表示:"流向大模型的每一滴水最後都流向算力";
運營商在算力網絡部署和數據要素市場生態中都是重要的參與方,將充分受益於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將成為運營商下一個十年週期裏,推動業務增長最明確的方向。
此前,我們在一文中中移動” 們的 “數據要素” 想象力進行過詳細談論。
佈局大模型,不甘落後
今年大模型是吸引力最大的賽道,運營商們也必然不甘落後;
算力在行業內被看作更像賣鏟子的人,景氣度的確定性比較高,但彈性沒有大模型那麼大。
對此,中國移動楊傑表示:“對於 AI 的應用,未來方向主要是 to B,做應用專業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
中國移動:目前擁有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九天·客服大模型以及 “九天” 人工智能平台,形成從算法、平台、能力到規模化應用的產業級智能化服務能力;
中國聯通:擁有語言大模型和鴻湖圖文大模型;鴻湖圖文大模型目前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擁有 8 億訓練參數和 20 億訓練參數的版本。這意味着該大模型具備了強大的計算和學習能力,能夠實現多種複雜的圖文處理功能。
中國電信:擁有星河通用視覺大模型 2.0,生成式語義大模型 TeleChat。未來將重點放在提供全站 AI 服務,未來將依託天翼雲搭載人工智能產品。
電信運營商本身就是對於 AI 大模型和高度複雜 AI 能力的需求提出者。
三家主要電信運營商選擇了繞過通用大模型領域,他們將自身的數據優勢和用户基礎結合起來,運用大模型所帶來的技術變革,有針對性地在人工智能通信領域進行佈局,使現有的服務變得更加智能化。
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提升運營商自身的經營能力和網絡效能,而且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