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stocks have been falling for consecutive days, and the "reinforcements" have arrived!

美股回購窗口期再度開啓。高盛注意到本週的回購交易量大增,交易資金流目前比今年初以來的平均每日交易量高 80%。高盛預計,資金流動向對藍籌科技股是利好,因為回購大部分集中在科技巨頭。
本週三,三大美股指盤中轉跌,勢將連續第二日集體收跌,標普和納指將在最近七個交易日內第六日收跌,道指將是六日內第五日收跌。不過,美股可能很快迎來援軍。因為高盛注意到,美股的回購窗口正式再度開啓。
高盛交易員 Vani Ranganath 在她的週報中寫道,預計約 86% 的標普 500 成份股公司都處於回購的開放窗口期,到本週末,這一比例將升至約 91%,也就是説幾乎所有成份股公司都可以回購股票。
高盛企業交易櫃枱的活躍資金流數據顯示,到截至 8 月 4 日的上週,今年的企業回購成交量是去年初以來平均日交易量(ADTV)的 0.7 倍,是 2021 年初以來 ADTV 的 1.3 倍。今年的回購資金側重於通信服務、金融和科技板塊。

鑑於企業回購開放窗口期的安排,高盛預計,本月的回購交易將更活躍,這和高盛相關櫃枱歷史紀錄體現的每年各月交易流趨勢一致。
雖然利率很高,但隨着上市公司得到的回購授權再次開始增多,回購管道的 “彈藥” 再度增加。高盛統計,本週有 32 個回購項目的授權被批准,合計規模 135 億美元。

下圖可見上週推出的一些大規模股票回購授權項目,及相關回購價值。

回購捲土重來可能是本週二美股盤中反轉、大盤午後跌幅收窄的幕後推手之一。
高盛合夥人、資深交易員 John Flood 評級,週二的現貨和成交量出現逆轉,市場似乎在進行做多 gamma 的交易,盤中的大波動午盤消退。週二的資金流總體並未反映我們在定價中看到的對波動率的追逐。週二早間,隨着波動率增加,我們有些賣家平倉了 VIX 看漲期權,但未看到增加下行保護的大量需求。
如果不是衍生品或者零到期日(0DTE)的交易影響,那麼,週二的回漲勢頭可能就來自繁忙的企業回購。

高盛交易員 Peter Callahan 預計,整個市場的回購價格會上漲,註冊股票發行會繼續增加。他指出,高盛注意到本週的回購交易量大增,交易資金流目前比今年初以來的 ADTV 高 80%,資金側重於科技、通信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在發行方面,上週各行業共發行股票 36 億美元,本週達到 25 億美元。
Callahan 總結,企業回購和發行這種供需之間的推拉將對大藍籌科技股有淨正面影響。因為大部分回購都集中在這些科技巨頭,比如蘋果得到 900 億美元回購授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微軟和 Meta 分別得到 700 億、600 億和 400 億美元。而潛在的資金流對中盤股是逆風,因為大部分發行都集中在中盤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