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ossing the threshold of monthly sales of 30,000 vehicles, the challenge for LI AUTO-W has just begun | Insight Research

營收、利潤、銷量均創新高,理想與其他新勢力拉開距離的不僅是銷量
越是優等生,越會迫不及待的交出自己的成績單。
作為國內一線造車新勢力的龍頭,理想 8 月 8 日率先公佈自家二季度業績。
理想當季營業收入達到了 286.5 億元,同比增長 228.1%,環比增長 52.5%;淨利潤 23.1 億元,連續三個季度繼續維持正數,去年同期為-6.18 億元;汽車毛利率重回 20% 以上,達到 21%,環比增長 1.2 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 111.1 億元,同比增長 8.8 倍。
曾經蔚小理同台競技,但目前理想先人一步,在銷量和盈利都佔據了優勢。
同樣面對特斯拉發起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戰,利用產品客羣差異化定位和增程式技術,受到市場青睞的理想選擇不降價扛住了壓力。
二季度,理想的營收、利潤、銷量均創新高。在整個上半年,理想銷量直線上升,淨利潤水平也持續增長。
顯然,在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慘烈競爭中,理想已從中脱穎而出。
1、高銷量給的不僅是底氣,還有未來展望
今年上半年,國內能保持萬輛以上銷量,且持續維持高度同環比正增長的新能源車企,除了比亞迪,就是理想。
月銷量從 1 月的 1.5 萬輛一路攀升到 7 月的 3.4 萬輛,理想完成了市場的一個壯舉。尤其是整個二季度,一共銷售 8.65 萬輛車,大幅超預理想此前給出的 7.6 萬輛-8.1 萬輛的二季度交付量指引。
李想在微博中説,產能瓶頸是我們本季度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意味着理想銷量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根據理想對今年三季度銷量指引看,預計三季度交付量為 10 萬輛至 10.3 萬輛,同比增長 277% 至 288.3%。考慮到 7 月銷量已經達到 3.4 萬輛,這意味着理想在 8、9 兩月的月均銷量至少會繼續維持在 3 萬輛以上。
理想正一步一個腳印邁過月銷超 3 萬輛的車企門檻。
理想產品的高銷量為理想帶來的不僅僅是底氣,還有未來展望。理想的增程式車型 L7、L8 和 L9 已經為理想打下了較為牢固的基本盤,實現了車型增長迅速轉為銷量增長的進展。
但理想的產品版圖顯然不僅僅侷限於增程式。
在基本盤穩固之後,理想開始涉足純電車型,進一步完善理想品牌的產品結構。目前,理想已經推出了 800V 超充純電解決方案,為純電動車型的補能先做好準備。
今年四季度,理想將推出首個 5C 純電超級旗艦車型理想 MEGA,開闢增程式產品外的第二戰場,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屆時,理想也將真正與其他新能源車企正面剛產品。
2、理想進入真正賺錢時代
2020 年四季度,理想首次實現淨利潤轉正,達到 1.08 億元,彼時由於不具備持續性,所以不能確定理想邁過盈虧平衡。
但是今年,理想淨利潤轉正常態化有了堅實基礎,那就是月銷量持續突破 3 萬。
繼去年四季度淨利潤達到 2.65 億元以後,理想的淨利潤水平保持着高速增長,在最新的二季度達到 23.1 億元,與去年同期的-6.18 億元的表現反差巨大。
直觀來看,理想的淨利潤水平跟隨銷量同步增長,單車利潤從去年四季度的 0.57 萬元,一路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1.77 萬元,二季度的 2.67 萬元。
從毛利率角度來看,即便特斯拉引發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價格大戰,理想的毛利率也僅僅下滑了一個季度,二季度毛利率就重回到 21%,環比增長 1.2 個百分點。
另外,理想的現金流今年也處在持續高增長。二季度,理想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 111.1 億元,同比增長 8.8 倍,環比增長 42.8%。
3、費用依舊高增長,但不是大問題
此前,理想單憑一款理想 ONE 車型打天下,整體研發投入相較其他造車新勢力偏低。
但隨着增程式新車型上市、投入純電動車型研發、開發智能駕駛系統,推出超充解決方案,理想研發費用也出現階梯式增長。
二季度,理想研發費用達到 24.3 億元,同比增長 58.4%,環比增長 31%。研發費用增長與未來產品佈局和現有銷量相匹配。
目前,理想仍將國內市場作為重心。因此,為了擴大產品在國內城市覆蓋率,增強銷售網絡的渠道,並提高品牌影響力,理想的銷售和管理費用也出現較大增長。
截止二季度,理想的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達到 23.1 億元,同比增長 74.3%,環比增長 40.4%。
但費用花出去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截止今年 7 月底,理想在全國擁有 337 家零售中心,環比一季度增加了 36 家,共覆蓋 128 個城市,環比增加 2 座;售後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 323 家,覆蓋 222 個城市。
理想無疑給市場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率先踏入賺錢門檻的公司,給其他企業做出了模板。
但理想的另一個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究竟理想能不能憑藉在增程式汽車積累的人氣、口碑,在純電車產品中繼續保持優勢,市場更加期待理想 4 季度將推出的純電動 mega 品牌帶給我們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