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世界 500 強中的車企:比亞迪、特斯拉狂飆突進,東風、北汽大幅滑落

華爾街見聞
2023.08.03 07:0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上汽、一汽、廣汽、東風、北汽分別位列中國車企前五,其中廣汽首次擠進前三。

8 月 2 日,2023 年《財富》世界 500 強排行榜發佈,此次共有 24 家車企上榜,包括 7 家中國車企。其中大眾、豐田、Stellantis 集團、奔馳、本田、上汽、一汽、東風、北汽、雷諾等 10 家排名下降,福特、寶馬、通用、特斯拉、現代、日產、比亞迪、吉利、廣汽、沃爾沃、塔塔汽車、鈴木汽車、起亞等 13 家的排名上升,戴姆勒卡車則是首次上榜。

2023 年《財富》世界 500 強車企情況

在上榜車企中,大眾、豐田、Stellantis 集團分別位列車企前三。2019 年至今,車企第一和第二均出自大眾和豐田兩家之中,其中大眾曾四次位列第一,僅 2021 年被豐田反超過一次,但兩家排名一直非常接近,近五年來差距始終在五名之內。2022 年,Stellantis 集團首次上榜即位列車企第三,在此之前,車企第三是戴姆勒(奔馳)。

在中國車企中,上汽、一汽、廣汽、東風、北汽分別位列中國車企前五,其中廣汽是首次擠進前三。2023 年,上汽、一汽、東風、北汽 4 家的排名均滑落明顯,與 2022 年相比分別下降了 16 名、52 名、66 名、31 名,與 2019 年相比分別下降了 45 名、44 名、106 名、64 名。

從企業榜單總排名看,大眾位列第 15 名,這是近五年來車企第一在世界 500 強的最差排名。2019-2021 年,豐田和大眾均位列榜單前 10 名。2022 年,豐田掉出前 10 名,並位列第 13 名,而大眾仍位列第 8 名。

與 2022 年相比,比亞迪、特斯拉的進步最大,其中比亞迪由第 436 名躍升至第 212 名,提升了 224 名,特斯拉由第 242 名躍升至第 152 名,提升了 90 名;雷諾排名滑落最多,由第 237 名跌至第 286 名,下降了 49 名。

比亞迪和特斯拉排名狂飆突進背後是銷量的暴增,兩家目前分別是中國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霸主。官方數據顯示,2022 年比亞迪汽車銷售 186.85 萬輛,同比增長 152.5%;特斯拉全球交付 131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40%。

從利潤狀況來看,上榜車企中利潤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寶馬、豐田、Stellantis 集團,三家 2022 年淨利潤分別為 188.7 億美元、181.1 億美元、176.68 億美元,有兩家是虧損狀態,其中福特 2022 年淨利潤為-19.81 億美元,雷諾 2022 年淨利潤為-3.555 億美元。

對於 2022 年的虧損,福特汽車此前將供應鏈和生產不穩定導致的成本上升及產量未達預期歸結為主要原因,而雷諾解釋為受退出俄羅斯市場影響所致。

在中國車企中,利潤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一汽、比亞迪和上汽,三家 2022 年淨利潤分別為 38.46 億美元、24.71 億美元、23.96 億美元。從利潤變動情況來看,比亞迪和一汽增長最明顯,其中一汽淨利潤從 2018 年的 26.6 億美元增至 2022 年 38.46 億美元,五年上漲了 44.5%;北汽下降最明顯,其淨利潤從 2018 年的 10.97 億美元減至 2.96 億美元,五年下降了 73%。

目前,北汽集團旗下主要有北汽福田、北京汽車、北汽新能源三大收入板塊。根據財報,北汽福田、北京汽車近年來利潤相對穩定,而北汽新能源持續虧損,其母公司北汽藍谷 2020-2022 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64.82 億元、-52.43 億元、-54.64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的母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2023 年總排名第 341 名,與 2022 年相比下降了 26 名。除了整車企業,作為汽車電池巨頭的寧德時代 2023 年也首次上榜,其憑藉 488.48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第 292 名,排名高於沃爾沃、塔塔汽車、鈴木汽車 3 家車企。

 

本文作者:濮振宇,來源:經觀汽車,原文標題:《2023 年世界 500 強中的車企:比亞迪、特斯拉狂飆突進,東風、北汽大幅滑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