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宙與何小鵬的告別,智能駕駛的競爭新時代

華爾街見聞
2023.08.02 14: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吳新宙並未離開智能汽車賽道,他與自動駕駛,甚至於小鵬汽車的聯繫依然可以密切,但與此同時,他的離開也預示着競爭的升維。

上週末以來紛紛擾擾的吳新宙離職傳聞,一小時前一錘定音。

8 月 2 日晚上 7 點 45 分,何小鵬發了一條微博,宣佈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博士即將回到美國。

何小鵬透露,吳新宙在去年下半年已經表示會回到美國,「裏面原因很多」。

為了實現平穩過渡,何小鵬在吳新宙作出決定後的超過 10 個月時間裏面,和他一起做了「不少提前和主動的迭代和優化」,因此吳新宙離職之後,「團隊和業務的過渡會是絲滑流暢的」。

何小鵬發微博 10 分鐘後,吳新宙也正式在微博上向小鵬汽車告別。

他表示,五年前的決定是「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平台,加入了一個風起雲湧、激動人心的賽道」;也正因如此,當分別的時刻來臨,他「萬千不捨」。

何小鵬並未透露吳新宙職業生涯的下一站,但他表示吳新宙會成為「全球知名公司的最高等級華人高管」——極大概率是英偉達,不僅因為業內傳言,還因為何小鵬表示期待吳新宙「繼續在芯片等多個方面和小鵬汽車深度合作」

且根據 36 氪報道,吳新宙可能將於最近一兩個月入職英偉達,或將擔任全球副總裁,有英偉達方面人士表示「這已經是行業半公開的秘密」。

從高通自動駕駛負責人,到一手打造出中國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吳新宙在小鵬汽車的 53 個月,是小鵬汽車高階智能駕駛從 0 到 1,乃至於從 1 到 100 的關鍵時期。

甚至可以説,小鵬汽車最顯眼的「智能」標籤,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吳新宙。

吳新宙從小鵬離開,加入英偉達的原因是什麼?當智能駕駛進入主機廠和芯片公司相愛相殺的新階段,全球競爭的新形態和新形式又會是什麼?

我們今天簡明扼要地聊下,這場必將列入中國智能汽車發展史的告別。

01 小鵬智駕奠基者

2019 年 3 月 13 日,吳新宙正式加盟小鵬汽車。

加盟小鵬之前,吳新宙是高通高級工程總監及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團隊負責人,手握 160 項美國專利,是高通自動駕駛業務的靈魂人物。

在高通的 12 年時間裏,吳新宙一直主導着各類研發項目,2011 年起,他開始涉足 V2X、高清定位、視覺融合等等領域。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最想看到的就是技術落地」,官宣當天被問到加入小鵬汽車的原因,吳新宙這樣回覆。

4 年前的吳新宙表示,中國的交通路況特殊,自動駕駛的落地難度更大,而且經驗更少,但他相信小鵬汽車可以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卡住身位。

「我從何小鵬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的領導力、做事情的專注、對成本的控制、管理方面的經驗」,吳新宙接受 CSDN 專訪的時候表示,整車廠可能是自動駕駛落地最順暢的路徑。

一拍即合之後,吳新宙順理成章執掌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團隊。

自此之後的 53 個月內,吳新宙近乎重塑了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體系,包括智能駕駛研發團隊的架構、工程及技術路線等等。

告別信中,吳新宙將這段日子總結為「遠見與堅持,也有三軍將士用命」

從 2021 年 P7 的高速 NGP 開始,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一直在國內競爭「首個落地」、「首個推送」;包括之後的 P5,在 Xavier 相對羸弱的算力基礎上依然首發了城市 NGP 功能,以及 G9、G6 的 XNGP 全場景輔助駕駛等等。

可以説,吳新宙一手打造瞭如今小鵬汽車的智駕體系。

4 年後的上週,接受晚點 Latepost 專訪時,吳新宙説「他們(特斯拉)進來也是被我們吊打,我們在中國市場的體驗一定比他們好」

今年小鵬汽車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大規模落地「不用高精地圖」的全場景輔助駕駛,「我們這條路已經趟通了」,吳新宙接受晚點採訪時這樣説。

把路走通,也是 36 氪從小鵬內部得到的消息,「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小鵬相關人士這樣評價吳新宙離開帶來的漣漪,TA 認為架構已經搭成。

「我們是浴血奮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吳新宙這句對智駕團隊的總結,如今看來同樣是他個人在小鵬汽車 53 個月征程的總結。

「我們都堅信自動駕駛乃至無人駕駛會改變出行,都堅信全棧自研才是未來,並且我們一起努力,做到了今天的行業地位,也是中國最好的量產自動輔助駕駛」。

何小鵬寫在微博裏面的這段話,則從最親密的夥伴的角度,總結了吳新宙對於小鵬汽車,乃至於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意義。

「小鵬和我都是心裏有技術夢想的人,且可以互相信任的人,我們會一起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這句話寫完之後,吳新宙正式告別小鵬汽車。

02 智能駕駛新競爭

聊到吳新宙為何離職,何小鵬的原話是「裏面原因很多」

吳新宙則在告別微博中寫了「家人的辛勤付出、默默支持和聚少離多的犧牲。」

具體細節很難深究,但這次離職,已經預示着大國之間的競爭,從技術、政策之間的博弈和保護,延伸到了從業者。

而另一方面,吳新宙加入英偉達,則代表着英偉達在自動駕駛計算領域高歌猛進之外,對於自動駕駛軟件工程和商業化配套的隱憂。

英偉達目前的汽車業務副總裁是 Danny Shapiro,他是一位已經在英偉達工作 13 年,在計算機視覺領域耕耘 25 年的老員工,對 NVIDIA DRIVE 系列方案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 NVIDIA DRIVE 的商用之路並不順利,追求強大算力的英偉達,同時也在承受着高成本帶來的低客流。。

除去幾大國內新造車頭牌企業,以及上汽系等少數幾家自主車企,目前已經實現 Orin 芯片上車,並開通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主機廠寥寥無幾,Xavier 方案之上能做城市領航的,甚至只有小鵬。

儘管根據英偉達 2024 年 Q1 財報,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114% 至 2.96 億美元,但英偉達已經面臨兩大挑戰:目前可供主機廠選擇的方案太少;主機廠並不適應以往在數據中心、GPU 市場無往不利的合作方式。

第一個問題很好理解,Orin X 並不是 20 萬以下智能汽車可以消化的成本巨頭,城市領航也並不是現階段這個價位的必需品。

於是,英偉達推出了 84TOPS 算力的 Orin-N,希望進入更主流的智能駕駛市場。

第二個問題,也許是英偉達需要吳新宙的關鍵。

儘管英偉達的 Hyperion 系列公版方案即將由奔馳首發,但英偉達顯然不想等到 2026,而曾經無往不利的 CUDA 開放平台,似乎在 Tier 1 全包式服務盛行的汽車行業受挫了。

除了 GPU 老兵 Danny,英偉達還需要一位兼具軟件工程和功能落地實戰能力,同時洞悉車企需求和研發難點的高管。

這與吳新宙的履歷無比契合,甚至於,吳新宙可能是世界上對 NVIDIA DRIVE 系列方案智駕研發最深的幾人之一,從 Xavier 到 Orin。

36 氪報道則表示,吳新宙或將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

這個職級是英偉達組織架構中除了黃仁勳的華人最高,而目前英偉達汽車業務隸屬於軟件工程全球高級副總裁 Dwight Diercks,他於 1994 年加入英偉達。

吳新宙並未離開智能汽車賽道,他與自動駕駛,甚至於小鵬汽車的聯繫依然可以密切,但與此同時,他的離開也預示着競爭的升維。

中國智能駕駛加電!

本文作者:毓肥,來源:電動星球 News,原文標題:《吳新宙與何小鵬的告別,智能駕駛的競爭新時代》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