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ck market is "moving forward without hesitation," the bond market is "lying flat to the end," and the US market is unilaterally "all in" for a "soft landing."

華爾街見聞
2023.07.31 06:3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樂觀情緒忽略了衰退信號和滯後性:歷史教訓顯示,經濟在緊縮週期結束後會放緩。

隨着美國股債市場走出了與去年底預期時截然不同的表現,市場對於 “軟着陸” 預期正在不斷升温。

今年以來,美股不降反升,標普 500 指數累計上漲近 20%,納指更是暴漲 38%。

“債牛” 也沒有如期而至——美債仍然深跌,收益率維持在 2007 年以來的高位。

這種股牛債熊的走勢狠狠 “打” 了華爾街的 “臉”,因為他們在去年年末曾預言,今年美股市場將下跌,取而代之的是債券將崛起。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副所長 Alex Brazier 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承認,今年市場的表現並不像該行預期的那樣。

所發生的事情,特別是在美股,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在經歷了四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週期之後,美國經濟還未呈現出去年華爾街空頭分析師們一直警告的衰退跡象。

到目前為止,美國通脹放緩、勞動市場仍然堅挺、二季度 GDP 超預期,與此同時,美股也仍然 “屹立不倒”。

凡此種種,極大地增強了市場對於 “軟着陸” 的信心,正如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JanHatzius 所言:

我們相信美聯儲有望實現軟着陸。本週的數據一直不錯。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現在,投資者對於股票的樂觀程度遠高於債券,且高於任何時候。

根據德意志銀行一項 2010 年以來圍繞股票交易員策略的分析,當下美股交易員的股票敞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佔 28%。

警惕風險

眼下,有許多投資者已經放棄了風險防範措施,單邊押注美股上漲,這引發了分析師的警告。

美國銀行彙編的數據顯示,每 100 美元名義價值的標普 500 指數看跌(比當前水平低 5%)期權合同,現在的價格僅有 3.5 美元。

這一數據達到了 2008 年以來的新低,也意味着交易員們幾乎完全放棄了下行保護措施。

經濟學家戴維·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認為,這種樂觀情緒完全已經忽略了 “衰退曲線”(2Y-10Y 美債收益率利差倒掛)的信號,以及忽略了衰退相對於這一信號的滯後性:

美聯儲引發的曲線反轉在過去 100% 預示着經濟衰退,這一事實從未得到尊重。希望總是戰勝經驗。

事實是,經濟衰退很少發生在收益率曲線倒掛開始的同一個月。 滯後性通常可能是一年或更長時間——回想 2007 年。

但就像那個叫狼來了的男孩的故事一樣,狼最終還是出現了。

上週,美銀美股衍生品研究主管 Nitin Saksena 指出,現在許多投資者都懷有一種 “降低通脹的任務已經完成” 的心態,但事實並非如此。

存在這樣一種風險,即美聯儲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利率,這將導致某些東西最終破裂。

歷史教訓

《紐約時報》經濟專欄作者 Jeanna Smialek 在近日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這種充分樂觀的、對於 “軟着陸” 的自信在過去也曾發生過:

2000 年,《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 “讓軟着陸更軟” 的專欄。2007 年底,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預測者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應該能夠順利渡過次貸危機,而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在這些聲明發布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內,經濟就陷入了衰退——失業率飆升、企業倒閉、增長收縮。

Rosenberg 強調,儘管當下美國經濟的增長率看上去一切正常,但這很可能是吸收前兩年寬鬆政策的結果:

在美聯儲的緊縮週期中,經濟通常會以企業擴張中最快的速度擴張,因為它會吸收前一時期政策寬鬆的滯後效應。但看看美聯儲緊縮達到頂峯後兩年會發生什麼。

歷史記錄顯示,經濟無一例外地放緩,並且在美聯儲緊縮週期結束後的兩年內急劇放緩。

不僅如此,實際 GDP 增長的均值和中值也會減少約 3 個百分點。 問題是,目前的基準增長率為 1.8%,因此我們在不出現徹底收縮的情況下實現增長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勢頭減弱?

此外,有證據證明美股上升的勢頭正在減弱。

追蹤與個股相關的期權數量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比率處於一年多來的最低水平。高盛集團編制的數據顯示,從歷史上看,這已轉化為未來三個月股市表現平平的信號。

季節性模式也可能會產生額外的阻力。《財富》雜誌指出,過去 30 年來,9 月和 8 月是標普 500 指數表現最差的兩個月,前者下跌 0.4%,後者下跌 0.2%。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於歷史經驗是否對於當下完全適用發出質疑。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ichael Feroli 表示,2023 與歷史可能有所不同,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典型的經濟週期——經濟快速增長、陷入衰退,然後又復甦:

這次通脹事件有很多不尋常的地方,正如我們不想過度吸取這一事件的教訓一樣,我認為我們也不應該過度應用過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