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鵬的勝利,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勝利

與大眾汽車牽手之後,小鵬汽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並且已經開始被資本市場買單。

大眾汽車居然與小鵬汽車牽手了。
2023 年 7 月 26 日,大眾汽車集團宣佈了旗下大眾汽車品牌和奧迪品牌與兩家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其中最讓外界吃驚的是,大眾汽車品牌與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牽手了。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也宣佈了奧迪品牌與上汽集團的合作。
對於大眾汽車來説,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可以看做是它在中國汽車市場深入佈局的重要一步——同時,對於小鵬汽車來説,與大眾汽車的這次合作,無疑是它在智能化技術方面多年佈局後終於結出的碩果。
甚至可以説,這是一場勝利。
大眾汽車為什麼要與小鵬汽車合作?
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的,是一個技術框架協議。
具體來看,在合作之初,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這兩款專屬於中國市場的新車將補充基於 MEB 平台的產品組合,並計劃於 2026 年上市。
作為這個長期戰略合作的一部分,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以每 ADS(美國存托股票)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
交易完成後,大眾汽車集團將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股份發行將取決於慣例交割先決條件的達成,包括適用的監管審批。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執行層面,最近成立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將成為小鵬汽車在技術開發領域的合作伙伴。
據瞭解,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 2023 年 05 月 31 日,註冊地是在安徽省合肥市。
實際上,大眾汽車集團已經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高度現代化的生產、研發以及創新基地。大眾安徽將於今年年內正式投產。此外,大眾汽車(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合肥建設了高壓電池系統的製造工廠。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安徽建立了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以及採購中心。
大眾汽車集團強調,這一科技公司彙集了研發、創新及採購功能,是大眾汽車集團除沃爾夫斯堡外最大的研發基地。未來,這裏將有超過 2,000 名研發及採購專家開展全新智能網聯電動車型的相關工作。
對於這次合作,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貝瑞德表示:
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在競爭激烈、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將合作方的核心競爭力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協同效應,更快地向市場推出符合中國客户獨特需求的新產品。同時,我們還能優化合作各方的開發和採購成本。
很明顯,大眾汽車此番與小鵬汽車達成合作,無疑是為了在中國市場打造適用於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的全新本土化平台,其目的是打造更多「在中國、為中國」的車型,從而滿足擁有巨大潛力的客户羣體以及市場的需求。
當然,在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的合作之外,奧迪品牌也已經與上汽集團達成了合作關係,雙方將通過共同開發、快速高效地擴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產品組合——作為合作的一部分,奧迪將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到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可見,為了更好地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大眾汽車集團這次也是放下了曾經高高在上的身段——這不失為明智之舉。
小鵬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一次勝利
那麼,這次合作對於小鵬汽車來説,意味着什麼?
其實很簡單:把自身在智能化層面的投入,通過資本和技術合作的方式變現。
對於這次合作,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的説法是:
大眾汽車集團和小鵬汽車高度互補的優勢是雙方長期戰略合作的基礎。我們將互相分享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和世界一流的設計及工程能力,並相互學習。我很高興能為雙方的戰略合作貢獻我們的技術專長,同時為小鵬汽車和我們的股東創造價值。
那麼,相對於大眾汽車集團來説,小鵬汽車的優勢是什麼?
也很簡單:智能化。
實際上,正如何小鵬所言,自成立以來,小鵬汽車一直堅持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以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軟件。
而體現在產品上,小鵬汽車的核心能力,也正是它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等方面的能力;不僅如此,憑藉在這個領域的佈局,小鵬汽車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打上了智能化的標籤。
這其中,對於大眾汽車來説,尤其關鍵的是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佈局。
畢竟,從技術能力上來看,小鵬汽車已經成功構建起了基於自研算法的本土化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落地方案;同時,為了這個方案,小鵬汽車還專門打造了一個算力規模達 600 PFlops 的智能駕駛計算中心,來處理本土化數據。
同時,作為一家中國本土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層面也具備數據層面的本土化優勢。
這樣的能力和優勢,是大眾集團很難在短期內通過研發投入擁有的——而與小鵬汽車的合作,無疑可以讓它更好地繞過這些重重的限制,但同時依舊能夠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具備智能駕駛能力的車型。
當然,目前的小鵬汽車,其實也需要大眾汽車這樣的合作伙伴。
畢竟,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儘管它已經在智能化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和佈局,並且已經落地在產品層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智能化方面的能力,並沒有很好地助力小鵬汽車形成足以覆蓋其前期投入成本的汽車銷量。
實際上,在今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在財務層面的表現,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現金儲備也減少。而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的銷量雖然有所回升,但畢竟與它原本的目標相差很遠。另外,小鵬汽車雖然發佈了在產品和價格層面都具備競爭力的 G6,但畢竟還處於產能爬坡之中。
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小鵬汽車實際上正面臨着巨大的財務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小鵬汽車實際上有足夠的動力,通過與大眾汽車的合作,來將自身在智能化層面的優勢和能力進行財務變現,從而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
實際上,目前大眾汽車集團的增資和股權收購,其實只是一個開始;在雙方的合作框架中,後續車型的開發和落地,對於小鵬汽車的長遠業務發展來説,意味着新的變現機會和可能性,而且很有可能是非常廣闊的。
無疑,這也是小鵬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一次勝利。
寫在最後
其實,無論是對於大眾汽車來説,還是對於小鵬汽車來説,這次合作都是意義重大。
一方面,作為世界級的汽車巨頭,大眾汽車選擇在中國市場與一家誕生不到十年的新勢力企業合作,無疑是它應對競爭、尋求變革的關鍵舉動——也説明,即使是大眾汽車這樣的一代巨頭,也認識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殘酷現實,並且做出了務實的選擇。
而對於小鵬汽車來説,面向大眾汽車開放智能化層面的合作,無疑是它的一場在智能化領域的勝利;但同時,這個舉動也是小鵬汽車為了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而做出的選擇,它在如今看來是合情合理的,但這個選擇並不容易做出。
最終,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下,雙方都決定各取所需,將這一合作塵埃落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方合作的消息公佈之後,小鵬汽車的美股股價在美股開盤後出現暴漲,漲幅一度超過了 37%——無疑,在與大眾汽車牽手之後,小鵬汽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並且已經開始被資本市場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