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The AI frenzy is sweeping through the US biotech stocks.

華爾街見聞
2023.07.26 18:4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儘管美國醫療健康板塊今年以來幾乎橫盤,不過,市場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極大地提振了一些蹭到 AI 熱度的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的股價和估值。一些分析認為,人工智能對醫療保健行業可能產生的最重大影響是幫助儘早發現嚴重疾病,其中藴含重大市場機會;但也有分析認為,當前的這股熱潮只是炒作概念。

今年以來,美股醫療保健股表現不佳,但一些小型股票正在人工智能的熱潮中逆勢而上。

今年以來,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醫療保健板塊幾乎橫盤,而美股大盤漲幅則達 19%。這是該板塊 1993 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不過,市場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極大地提振了一些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的股價,在該行業,投資者現在更看重增長機會,而不是當前的財務業績。

Recursion 製藥公司本月獲得了英偉達 5000 萬美元的投資,並將其模型授權給其他製藥商,以幫助其新藥物發現工作。在兩個月前,今年 5 月,Recursion 以 8750 萬美元收購了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發現領域的兩家公司,加強了其對人工智能的押注。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上漲近 80%。

其他將人工智能應用到生物醫藥技術中的公司股價也大幅增長。薛定諤公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 160%。該公司銷售用於藥物開發過程的人工智能增強軟件,該公司今年 5 月表示,預計今年其藥物發現部門的收入將達到 7000 萬至 9000 萬美元,大幅高於一年前的 4500 萬美元。

診斷成像公司 RadNet 使用人工智能解讀 X 光影像,今年以來該公司漲幅近 80%;而癌症藥物開發商 Exscientia 今年以來漲幅超 30%。

上述四家公司的總市值接近 100 億美元。

儘管這些公司尚未從人工智能相關業務中獲得持續的利潤,但這些股票現在的估值仍很高,因為投資者押注這些公司的收入將快速增長。當前,Recursion 的市值是其過去 12 個月收入的 60 倍,薛定諤公司則達到 18 倍。相比之下,標普 500 指數的這一比率為 2.5 倍。

繼去年跑贏大盤後,大多數醫療健康股在 2023 年表現不佳。佔該板塊很大一部分的大型健康保險公司一直在努力控制成本,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手術需求,而新冠疫苗、檢測和治療的銷售熱潮已經減弱。與此同時,美國正在尋求新的立法,來壓縮這些企業的定價能力。

人工智能在醫藥行業中能發揮多大作用?

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就是醫藥。英偉達在去年 9 月發佈 BioNeMo 框架,該框架用於訓練和部署超算規模的大型生物分子語言模型,用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瞭解疾病,併為患者找到治療方法。該大型語言模型(LLM)框架支持化學、蛋白質、DNA 和 RNA 數據格式。除語言模型框架之外,BioNeMo 還提供一項雲 API 服務,該服務將支持越來越多的預訓練 AI 模型。

以前,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來處理生物數據的科學家一般會訓練相對較小、需要自定義預處理的神經網絡。而通過 BioNeMo,科學家可將其擴展為具有數十億參數的 LLM,捕捉分子結構、蛋白質溶解度等信息。

根據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數據,美國每年在醫療保健上的支出約為 4.3 萬億美元。Jasper 資管公司的分析師就認為,人工智能對醫療保健行業可能產生的最重大影響是幫助儘早發現嚴重疾病:

現實情況是,美國 GDP 的 18%-20% 用於醫療保健,如果人工智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就會有大量的市場機會。

對於一些醫藥公司在這波 AI 熱潮中的強勁表現,一些分析師則認為更多的是在炒作概念。

瑞穗證券策略師 Jared Holz 認為:

我覺得公司其實是非常清楚的,它們將人工智能作為一個角度或一種敍事來關注會增加投資者的興趣。現實情況是,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説,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個概念,而不是真正的賺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