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與美聯儲的 “分歧” 有多大?

中金公司表示,市場已充分計入 7 月加息,9 月加息概率下降但需驗證通脹目標,年內和明年初降息概率不大。關於各類資產已計入多少預期,按照程度排序為美股、利率期貨、黃金、長端美債。
一、美聯儲的政策路徑?7月加息25bp;9月加息概率下降但需驗證通脹目標;年內和明年初降息概率不大
市場已充分計入7月加息,9月之後的加息概率下降但需要驗證美聯儲是否會妥協通脹目標,潛在風險在於中國若三季度加大刺激力度,工業品價格升高或延後美國通脹回落速度。年內甚至明年初降息可能性不大,因此“超前”預期的資產都面臨回吐風險。當前3.8%的 10年美債、100附近的美元都基本合理,等到四季度增長壓力更大可以開始逐步預期未來降息,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下行空間。
二、各類資產計入了各種預期?預期計入程度排序,美股>利率期貨>黃金>長端美債
►利率期貨:7月最後一次加息25bp,2024年3月轉為降息,5月、7月、9月各降一次,隱含未來一年淨降息2.1次;
►美債:短端美債隱含未來1年加息1.4次,長端美債已充分計入7月加息,但降息預期不強;
►美股:隱含未來1年淨降息2.3次,如果加息路徑不超預期的話,壓力也不會很大
►黃金:隱含未來1年淨降息1.6次,低於CME利率期貨和美股。
三、後續資產走勢如何?除了加息路徑外,金融流動性變化也值得關注;美股三季度支撐弱於二季度
►美債:短期中樞仍維持在3.8%附近,四季度可能有更快下行空間;
►美股:三季度介於二季度的“強”和去年的“弱”之間,四季度或有階段壓力,寬鬆預期兑現後再反彈;
►美元:支撐位 100,阻力位 105,趨勢性拐點仍有待中國增長修復;
►黃金:當前可以介入,但更多漲幅或在四季度,幅度上已有所透支
一、美聯儲的政策路徑?7月加息25bp;9月加息概率下降但需驗證通脹目標;年內和明年初降息概率不大
關鍵在於 9 月之後的路徑,概率下降、但需要驗證美聯儲是否會妥協通脹目標。通脹的快速回落使得美聯儲在 9 月後再重啓加息的必要性下降。我們測算,在高基數、信用收縮和供給改善等因素綜合影響下,三季度核心通脹也會回到 3.5%,也是通脹最後一段快速回落的階段。不過,由於屆時通脹畢竟還在 3% 而非 2%,且四季度還有可能小幅翹尾,因此是否再度加息取決於美聯儲對 2% 通脹目標的妥協程度。我們認為 9 月後再度加息概率不大,但潛在風險在於中國若三季度加大刺激力度,工業品價格升高或延後美國通脹回落速度。
至於降息,年內甚至明年初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 “超前” 預期的資產都面臨回吐風險。儘管通脹快速回落大大降低了進一步加息的概率,但通脹畢竟還在 3% 且可預見的一個季度內,美國增長還有韌性,因此很快降息的預期同樣不現實,我們預計年內甚至明年初都很難降息(《全球市場 2023 下半年展望:軟着陸與慢爬坡》)。6 月通脹公佈後,美債利率和美元急跌計入 2024 年一季度末大幅降息 50bp 顯然過於線性外推了,因此近期都有回吐也屬正常。我們認為,當前 3.8% 的 10 年美債、100 附近的美元都基本合理,等到四季度增長壓力更大可以開始逐步預期未來降息,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下行空間。
二、各類資產計入了各種預期?預期計入程度排序,美股>利率期貨>黃金>長端美債
►利率期貨:隱含未來 1 年淨降息 2.1 次。當前利率期貨隱含 2023 年加息終點為 5.4%、2024 年 7 月利率水平 4.6%,未來一年較當前聯邦基金利率水平還需淨降息 2 次。CME 利率期貨隱含的具體路徑為,7 月最後一次加息 25bp,2024 年 3 月轉為降息,5 月、7 月、9 月各降一次。
►美債:短端美債隱含未來 1 年加息 1.4 次,長端美債已充分計入 7 月加息,但降息預期不強。當前 1 年期美債計入未來 1 年加息 34bp,較通脹數據公佈前回落 11bp,對應 7 月後進一步加息的必要性下降。長端美債再度回落至 6 月 FOMC 後美債利率維持的 3.8% 附近,已經充分計入了 7 月還有一次加息,但降息路徑還沒有太強預期(《4% 的美債利率到頂了嗎》)。
►美股:隱含未來 1 年淨降息 2.3 次。根據美債利率、信用利差及美股動態估值的關係,我們測算當前標普 500 指數 19.7 倍的動態估值隱含的 10 年美債利率為 2.75%,對應未來 1 年淨降息 57.8bp,略高於當前 CME 利率期貨隱含的預期。換言之,如果加息路徑不超預期的話,壓力也不會很大。
►黃金:隱含未來 1 年淨降息 1.6 次,低於 CME 利率期貨和美股。根據實際利率、美元與黃金的關係,我們測算當前黃金價格(~1962 美元/盎司)隱含的實際利率為 0.6%,顯著低於當前 1.48% 的實際水平,仍計入較多降息預期,對應未來 1 年降息 39bp。
三、後續資產走勢如何?除了加息路徑外,金融流動性變化也值得關注;美股三季度支撐弱於二季度
二季度,市場之所以能有較強表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銀行危機後,美聯儲通過短期貸款形式投放了大量流動性部分轉化為銀行準備金,同時通脹還在回落。展望三季度,美聯儲借款逐步到期、繼續縮表,以及新發國債都會使得金融流動性重新收縮,但比去年好的是,通脹還會繼續下行。因此三季度美股面臨的流動性支撐會弱於二季度,通脹環境好於去年,其表現可能介於兩者之間。流動性的收縮對於美元也會有一定支撐,因此在增長沒有大幅逆轉前判斷趨勢拐點為時尚早。具體來看,
►美債:短期中樞仍維持在 3.8% 附近,四季度可能有更快下行空間。結合 3m10s 利差倒掛程度(60 年代以來 3m10s 利差平均倒掛 150bp),7 月再加息對應的 10 年美債利率合理水平即為 3.8% 附近。再度加息概率下降會約束利率上行空間(如果衝高會提供更好的介入機會),但增長短期還有韌性降息預期難以打開,也會使得快速下行還需等待時日,形成 “下有底上有頂” 的局面,我們判斷可能在四季度。
►美股:三季度介於二季度的 “強” 和去年的 “弱” 之間,四季度或有階段壓力,寬鬆預期兑現後再反彈。金融流動性支撐減少將使得美股的表現強度弱於二季度,但跌幅多少要看市場是否會找個藉口(如盈利等)而回調,我們判斷大體呈現震盪格局,如果大幅回調則提供再介入機會。四季度增長壓力升温和通脹小幅翹尾可能會帶來一定調整壓力,直到倒逼成為寬鬆預期推動美債利率下行,來實現對金融流動性量上收緊的對沖。
我們測算,按照 1% 左右實際利率和美元 100~105 區間判斷,黃金中樞價格可能在 1900 美元/盎司左右,因此可以擇機再介入。但是,下一波漲幅主要等待衰退和降息預期催化,這一時點可能在四季度。此外,從幅度上,黃金與實際利率年初以來差距進一步擴大,可能已經提前透支了部分未來回落的預期。
作者:劉剛 楊萱庭 李赫民,來源:中金策略,原文標題:《中金 | 海外: 市場與美聯儲的 “分歧” 有多大》,文章有刪減。
劉剛,CFA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楊萱庭 聯繫人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80405
李赫民 分析員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22070008 SFC CE Ref:BQG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