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W electric cars launched a major counterattack.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BBA 這兩年在中國電動車市場 “被動挨打” 的局面,似乎正在改變。跑在前面的,是寶馬。
年初提出 “全力以赴電動化” 的寶馬,忽然 “支稜” 了起來,上半年在中國市場賣出 4 萬多輛電動車,風頭蓋過了老對手奔馳、奧迪,直追新勢力明星蔚來。
根據寶馬集團數據,上半年,其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為 39.26 萬台。其中,寶馬純電車型銷量達 4.49 萬台,同比猛漲 283%,大大超過奔馳、奧迪;根據上險數據,後兩者純電車銷量均在 1 萬台上下。
不僅如此,寶馬電動車還超越了極氪(4.26 萬輛)、長安深藍(4.16 萬輛)、問界(2.58 萬輛)和小鵬(4.14 萬輛)等國內新勢力。
市場明顯地感受到了寶馬驚人的突圍速度。在此之前,國內新能源銷量榜上常年不見三家德系豪華車企的身影;寶馬去年全年在華的純電車銷量也就 4.19 萬台,與蔚小理的 10 萬 + 拉開不小差距。
在過去半年裏,寶馬付出了很多努力提升銷量。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寶馬的新能源系列就在降價促銷,其中降幅最明顯的就是 iX3 和 i3,這兩款車型目前的終端優惠幅度均在 10 萬元左右,優惠後的 iX3 起售價不足 30 萬元;i3 起售價也降至 25 萬元。
當其它合資車企紛紛喊出 “油電同價” 的口號時,寶馬的這兩款純電車,通過降價甚至做到了 “油電倒掛”,目前寶馬 3 系油車的價格在 30 萬-40 萬元區間。
以價換量的效果顯著,iX3 和 i3 迅速成為寶馬電車上量的主力軍。上半年,這兩款產品的銷量均超過了 2.1 萬台,合計佔比逾 9 成。
寶馬的渠道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截至 6 月,寶馬在華經銷商數量逾 630 家,遍佈全國,涵蓋不少下沉市場。
降價的寶馬電車,對二三線城市車主相當有吸引力,而寶馬數十年積累在這些城市的渠道優勢,令品牌和口碑認知度得以充分發揮。
此外,有接近寶馬的人士指出,寶馬電車的主要消費羣體,仍多是寶馬的老用户。且經銷商今年也主動向意向車主推送電動產品的優惠信息。
無論如何,寶馬已經在競爭白熱化的電動車市場中,突圍駛入了上升軌道。
下半年,寶馬還將投產第三款國產純電車 iX1,考慮到此前寶馬 X1 常年以 9 萬輛的成績蟬聯豪華緊湊型 SUV 市場銷冠,iX1 或許將成為寶馬新的走量電動產品;而純電 i5 也將於明年實現國產化。
在多款新品的加持下,寶馬純電產品銷量爬升的勢頭可能會繼續保持,月銷破萬也近在眼前。
不僅如此,今年喊出 “家在中國” 的寶馬,也更加重視本土化管理和研發了。
4 月,寶馬集團任命雷凱為寶馬中國區研發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在華研發;7 月 18 日,寶馬新上海研發中心啓用,旨在立足中國,反哺全球。寶馬集團研發董事韋博凡表示,中國將在寶馬的全球研發網絡中發揮更關鍵的作用。
此外在去年,推動寶馬國內建廠升級,拉高產量的華晨寶馬技術高級副總裁戴鶴軒(Franz Decker)已被提至華晨寶馬總裁兼 CEO 的位置。
寶馬也積極在電動車配套、供應鏈等環節補課。其中,投資百億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已於 5 月在瀋陽動工;同步地,寶馬還進一步擴大了國內充電網絡。目前,其公共充電網絡已在全國接入超 54 萬個充電樁,覆蓋 320 多個城市。
儘管寶馬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它仍有隱憂。
首先,上半年寶馬電動車漲了近三倍,但整體銷量僅增長 3.7% 至 39.26 萬台。
顯然,一部分寶馬的燃油車用户,轉向了電動車。
其次,寶馬旗下的純電產品,依舊來自 “油電混用” 的 CLAR 平台。該平台並非電動車專用,而是兼容混動、增程、純電多種動力模式,智能座艙、整車架構的迭代受限。
為解決上述問題,寶馬計劃於 2025 年推出全新 Neue Klasse 純電平台,並基於這一平台在 2 年內發佈 6 款以上純電產品。
計劃看似有條不紊,不過在這段交替期內,蔚來、理想、阿維塔等來自新勢力的挑戰者,已經向寶馬等豪華品牌所在的圈層瘋狂進攻。它們不僅攔截想試水電車的 BBA 老用户,更要搶奪油車的份額。
並且,今年為寶馬貢獻增量的二三線市場,也將成為蔚小理等品牌攻佔的新山頭。小鵬為此請來 “鐵娘子” 王鳳英負責渠道擴展;理想董事長李想也表示,未來 2-3 年渠道會覆蓋幾乎所有四線城市,“整體策略和 BBA 相近”;蔚來今年也要將其換電 “護城河” 重點向三四線與縣城擴展。
對寶馬來説,今年是轉型至關重要的一年,想要在三年內達成純電車銷量佔比 1/3 的目標,寶馬不容有失。
寶馬,曾經是試水電動車最早的車企,甚至早於特斯拉。2007 年便成立了專門的電動汽車研發組織--Project i,在 2011 年推出 i3(老款)和 i8 兩款電動車,卻因國內外電動車市場和補能設施的不成熟,加之售價、續航沒能得到市場認可而相繼停產,並暫時放緩了電動化的探索。
不過寶馬現在似乎重新找回了狀態,在新勢力銷量受挫、頻頻陣痛的今年,寶馬、通用、埃安等電動車發揮資源優勢、彎道超車的機遇來了。
寶馬還是那個寶馬。它的 “自我修復” 能力以及突破能力令市場驚歎,誓要捍衞延續百年的豪華品牌榮耀,重回王者之位。
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大反攻劇本,已經開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