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baba P9 Falls from Grace

華爾街見聞
2023.07.14 07: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改革還在持續。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張曉玲

年薪 300 萬的阿里 P9,曾經是許多職場打工人的終極夢想,而今,阿里主動開始調整了。

7 月 13 日消息,阿里已經開啓了近年來最大的人力制度改革,其中一條直指數百萬年薪的 P8 以上高管:取消了 P 系列,原 P8 以上員工改為組織任命,不再有職級的晉升和降級,而根據業務規模和團隊規模來決定薪資和獎金。

這意味着,原本隨着職級晉升可以穩拿幾百萬的人,今後可能會隨着業績波動來調薪了。阿里內外均認為,P8 以上員工整體將是降薪的趨勢。

在過去二十年,互聯網大廠的造富神話曾激勵過很多人,高新挖角不斷髮生,就連周邊的房價亦隨大廠興盛而同頻變動。然而,隨着行業增長放緩,這種故事正在成為過去時,阿里的舉動亦是順勢而為。

阿里的人力和組織體系始終是行業的風向標。此次調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也有望打破阿里職級體系的侷限性,為行業帶來參考。

改革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本次人力改革首先由淘寶天貓開始,是阿里多年來少見的大調整。

其中最重要的兩點,一是取消 P 序列,原 P4-P8 改為 14-28 級,每三個層級對應一個 P 級;14-28 級員工工資和獎金不會只與層級掛勾,未來將實現層級和獎金的逐步分離;二是原 P8 以上員工走組織任命的形式,不再有職級的晉升和降級,而根據業務規模和團隊規模來決定薪資和獎金。

不過,上述調整目前還處於意見徵求階段。淘寶天貓對華爾街見聞表示,改革是一定的,也是必需的,方案仍在調研階段。

過去多年,阿里內部有 P 和 M 兩條職級體系,其中,P 代表專業序列,如程序員、產品經理等都在該序列,在互聯網公司是主流人羣,從 P4 到 P12 對應校招畢業生到事業部總裁,P10 以上為副總裁級別;M 則代表管理序列,過去關注度較低。

阿里的 P8 和 P9 曾代表着互聯網的高薪榮光。據瞭解,阿里內部,P6 年薪在 30-50 萬元,P7 在 70-100 萬元,P8 在 100-170 萬元,P9 基本在 300 萬元以上。

本次調整一方面暗含降薪的意味。一位阿里內部人士認為,調整之後,有些高 P 員工實際上會出現降薪。原來級別很高的員工比如 P10,活幹得少了,業績不足,就不能像原來這麼高薪了。“原來 P8 以上的有一個薪資標準,現在把這個標準打破了”。

可研智庫創始人兼總經理賈春暉分析,阿里對高 P 員工採取了組織任命的形式,這意味着管控更加集中,方式趨於保守;其薪酬根據業務來決定,是正確的方向。如今市場競爭壓力大,是否還需要那麼多高職位也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原 P4-P8 改為 14-28 級會增加更多的層級,縮小了每個職級體系間的差別,會更正向激勵這部分員工。而績效分數將只保留三個層級:3.7、3.5、3.25,取消 3.5+ 和 3.5-,績效的評價更加簡單高效。

不僅如此,對 P4-P8 員工來説,績效表現優秀者可能在一年內實現多個層級躍升,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更直接的激勵是獎金,阿里提出,未來將實現層級和獎金的逐步分離,這意味着理論上 P4 員工有望拿到 P8 的獎金,獎金和層級分離,對低層級員工的激勵作用更強。“P7 當 P9 用的,也可以拿 P9 的薪水”,前述阿里人士説。

“阿里這個改革,更多是從對人性的激勵,對活躍度的激勵,對狼性意識貢獻的激勵,意在打破天花板,打破職級體系的侷限性。” 賈春暉認為,阿里的調整方向,不僅是降薪,目的更多是反官僚,薪資主要與業務掛鈎,只要幹得好,就可以多拿。

阿里內部人士透露,上述改革不只是針對淘寶天貓,之後其他業務集團如菜鳥、盒馬等也會推進。

趨勢

無論高 P 員工薪資隨業績波動,還是激發普通員工的工作效率,其實都可看作阿里實行降本增效的一個側面。

一個多月前,市場傳聞 “阿里裁員 20% 左右,淘寶天貓合併,產研裁 25%”,阿里對此回應稱,此為謠言。

但事實上,近兩年阿里一直在瘦身。財報顯示,2021 年最高時期阿里員工達 25.86 萬人,去年減少了近 2 萬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阿里員工數量為 23.52 萬人,一季度又減少了 4500 多人。

巧合的是,阿里員工最多的時期也是人均創收的低谷期。同花順數據顯示,2021 年 9 月 21 日,阿里員工人均創收 277 萬,創下 2016 年以來的最低記錄。這意味着,阿里的人工成本整體可能太高了。

在去年的業績會上,阿里首席財務官徐宏詳細闡述了降本增效戰略,一是對長期價值不明顯的項目關停並轉,二是在業務端,有一定的降本增效目標跟要求,旨在提升整體效率。

降本增效背後,馬雲和阿里管理層面對的是愈發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

從財報上看,阿里 3 月份季度收入為 2082.00 億元,同比增速 2%,其過去三年的收入增速從 41% 大幅降至 2%,尤其核心零售業務也難言樂觀,2023 財年已經表現為負增長了。

外部環境也越發不利,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最為激烈的競爭階段,阿里的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2017 年阿里的市場份額仍然高達 61.2%,但截至去年底,已經跌去 18.5 個百分點,阿里失去的戰場被拼多多、抖音等悉數收入囊中,後兩者 GMV 短時間內達到 3 萬億、萬億規模。

趨勢已成,對阿里來説,面對新的行業生態,既要收復失地,又要守住現有城池。阿里必須做出應對,而大規模降本增效是效果最顯著的方法。

在 5 月業績會上,阿里管理層表示,在本季度中,通過一系列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經調整 EBITA 接近 253 億人民幣,同比增加 60%;經調整歸母淨利潤 1440 億元、同比增長 0.3%。

今年以來,阿里經歷了一系列變革,先是 “一拆六”,隨後張勇退幕,馬雲 “重掌” 阿里,並提出迴歸淘寶等戰略,對人力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在意料之內。

在一個無限多變的世界裏,沒有哪家公司會有安全的未來。從馬雲迴歸到阿里管理層變陣,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寒意和壓力,員工也需要重新振奮,畢竟接下來的電商江湖,是一個需要真刀真槍的殘酷戰場。

阿里 P9 高薪所代表的互聯網高速增長終成過往。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劇本,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變革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