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crazy hint": Second-quarter performance will be difficult to look at, fearing to lag behind peers.

自 6 月中旬以來,分析師們幾乎已將高盛季度盈利預期腰斬,下修幅度創出了高盛首席執行官 David Solomon 任內之最。
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從未如此費力地想要向外界傳達壞消息。
為了避免連續第三個季度在業績發佈日當天令投資者失望,高盛採用了一個新辦法,其高管打破慣例,主動降低外界對於下週將披露業績的預期。
其結果是,自 6 月中旬以來,分析師們幾乎已將高盛季度盈利預期腰斬,下修幅度創出了公司首席執行官 David Solomon 任內之最。這將使其利潤降幅在同行中居前,股本回報率則可能下滑至 5% 以下,遠低於高盛為自己設定的 15% 左右的目標。
富國銀行分析師 Mike Mayo 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有可能是 David Solomon 成為 CEO 以來業績最糟糕的一個季度,本季度可能有五六個項目跌入了疲軟、糟糕或是難看的境地。”
過去六週,高盛暗示其交易收入下降了 25%,強調其房地產投資遭實質性減記,並稱由於出售 Greensky 貸款平台,將會進行大額減記。Mayo 稱,雖然名義上沒有這麼説,但這實質上就是預先發布了業績。
前期釋放諸多信息可能會緩解 7 月 19 日業績真正發佈時股價承受的壓力。該行 1 月份發佈財報當日股價下跌了 6%,4 月再次落後同行,對於試圖向外界證明戰略失誤已成為過去的高盛來説,難免尷尬。
巴克萊分析師 Jason Goldberg 表示,這是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第一次在財報發佈間隙提供確切的指引”。他説,雖然許多銀行會這麼做,但高盛一般不會。
“讓市場對潛在問題做好準備,的確可以降低財報發佈當天股價的波動。”
分析師預計高盛第二季度淨利潤 15 億美元,同比下跌 48%。他們預計摩根士丹利的淨利潤跌幅為 19%,美銀和摩根大通則將上升。對高盛每股盈利的平均預期只有 4.23 美元,近期部分預期甚至不到 3 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