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 vs. Tesla: Both set record-breaking sales in the second quarter, who wo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who is charging towards the global market

華爾街見聞
2023.07.03 05: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今年二季度,比亞迪在中國的銷量同比漲幅近 100%,快於特斯拉的 70%,與此同時比亞迪也正加快出海的步伐,兩者爭奪更高市佔率的 “鬥爭” 或許才剛剛開始。

今年二季度,比亞迪與特斯拉的銷量均刷新歷史記錄,或許比亞迪和特斯拉的 “對壘”,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7 月 2 日晚間,比亞迪發佈了產銷快報,今年 6 月銷量再創新高,新能源汽車銷量 25.30 萬輛,同比增長 88.79%,這也是比亞迪月銷量首次突破 25 萬輛關口。二季度累計銷量超 70 萬輛,去年同期為 35.4 萬輛,同比增長近 100%,創下季度最高銷售記錄。

在 2022 年全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186.35 萬輛,而今年上半年銷量已經達到 125.56 萬輛,以此計算,比亞迪今年僅用半年時間便完成去年全年銷量的三分之二。

比亞迪 6 月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合計 1.05 萬輛,較 5 月的 1.02 萬輛小幅提升。累計來看,比亞迪二季度海外銷量為 3.55 萬輛,上半年合計達到 7.43 萬輛,而其去年全年海外銷量為 5.36 萬輛。

同時,特斯拉也公佈了今年二季度的創記錄的產銷量:二季度向全球客户交付了超過 46.61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83%;二季度汽車產量為 47.97 萬輛,同比增長 85.5%。

根據《巴倫週刊》的分析,特斯拉並未按地區報告銷售情況,在二季度交付的 46.6 萬輛汽車中,預計包括約 15.5 萬輛在中國銷售的車輛,在中國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 70%。

比亞迪二季度在中國的銷售增速接近 100%,快於特斯拉的 70%。因此分析指出,特斯拉是全球第一,而比亞迪是中國第一。

特斯拉在中國增長不敵比亞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價格,特斯拉的售價普遍高於比亞迪。

而就在兩家公司發佈產銷報告的前一天,特斯拉再次吹響了中國區降價的號角。7 月 1 日,特斯拉官宣,用户購買全新 Model S/X 兩款車型現車,可享受 3.5 萬元至 4.5 萬元優惠。

比亞迪與特斯拉的 “大戰” 或許才剛剛開始。

比亞迪海外探索

自去年以來,比亞迪進一步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回顧 2023 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銷量均在 1 萬輛左右。

比亞迪近期持續進入歐洲腹地。6 月 13 日,比亞迪在意大利召開品牌及產品發佈會,宣佈進入意大利乘用車市場,BYD ATTO 3、漢、海豚、 海豹四款車型亮相。6 月 14 日,比亞迪表示將在法國市場推出 5 款電動車。

過去幾周,摩根大通全球汽車團隊全面調研了比亞迪的主要海外門店,認為比亞迪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和海外擴張將帶來潛在上行空間,表示仍看好比亞迪。

對於比亞迪,摩根大通認為應該聚焦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為插電混動汽車領域的發展,在這一領域沒有來自任何外國品牌的較大競爭,只有來自中國同行的部分競爭,預計比亞迪今年的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將能佔到 69% 的市場份額,高於 2022 年的 64%。

其二是預計比亞迪 2023 年下半年利潤率將改善,受益於產品結構改善,利潤率較高的騰勢和仰望的銷量貢獻提升。比亞迪的整體毛利率或將從 2022 年的 17% 提高至今年的 20% 左右。

其三是出口是長期上行空間的另一個推動力,可能也是盈利的下行保護,因為國內業務競爭激烈。

該機構認為,比亞迪最初應能在東南亞市場增長更快、更強勁。因為該地區新能源汽車領域缺乏擁有價格適中產品和有吸引力技術內容(例如 ADAS)的全球競爭對手。而繼東南亞之後,歐洲是另一個增長區域,尤其是低價位產品領域,而比亞迪在日本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提高品牌知名度。

基於此,摩根大通將比亞迪 2023 年銷量預測從此前的 260 萬輛上調至 280 萬輛。其認為,約 10% 的歐洲市場將由特斯拉、比亞迪和其他亞洲整車廠商佔據。

在近期比亞迪 2022 年股東大會上,王傳福在會上也表示,未來 3-5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發生大變革,目前變革速度正在加快,到後期將進一步加速,而且往往超預期,“比亞迪有信心在未來 3-5 年獲得更高市場份額”。

特斯拉的降價提振銷量

特斯拉的降價無疑會給比亞迪壓力,或將引發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新一輪激烈競爭。

6 月 8 日,比亞迪召開 2022 年度股東大會,王傳福直言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在 2023 年將進入淘汰賽,處於供大於求階段。

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 2023 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相對於低產量和高利潤率,爭取增加銷量和擴大規模是此時的正確選擇:

“在我們完善自動駕駛技術之前,最好以較低利潤率賣出更多汽車,將來再收穫利潤。”

今年以來,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已進行了多輪調價。雖然利潤的下降仍是一個問題,但其二季度交付量大超預期,反映出降價正持續提振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銷量。特斯拉在第二季度也得到了聯邦政府的另一項支持,部分車型甚至可以獲得 7500 美元的聯邦税收抵免。

特斯拉剛剛確認,公司將在美國當地時間 7 月 19 日收盤後(北京時間 7 月 20 日清晨)公佈二季度財報,並在當天晚些時候召開財報電話會議。

截至目前,特斯拉股價報 261.77 美元,今年迄今為止已經上漲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