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OpenAI 工程師年薪 90 萬美元!Sam Altman 獨創特殊股權給員工「畫餅」

OpenAI 創建了一個混合形式的 “上限利潤”,允許公司籌集外部資金,但對其可以賺取的利潤金額設置了限制或上限,且其非營利部分仍將受益。
OpenAI 員工的薪資結構,一直是一個謎。對於員工薪酬如何運作、如何評估,OpenAI 始終守口如瓶。
最近,薪酬網站 Levels.fyi 根據各方爆料挖出:OpenAI 的軟件工程師年薪高達 92.5 萬美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 92.5 萬刀似乎並不是最後到手的價格。
至於另一個謎團——OpenAI 為什麼不想上市?
作為創始人兼 CEO 的 Sam Altman 表示:我們有一個奇怪的結構,稱為「利潤上限(capped-profit)」。
這種混合形式的「利潤上限」,指的是允許公司籌集外部資金,但公司對其可以賺取的利潤金額設置了限制或上限,旨在確保公司的重點是服務客户和為更大的利益做出貢獻,而不是利潤最大化。
(世界上真的會有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存在嗎?)
在一篇長文中,Levels.fyi 的一位記者為我們獨家揭秘了:OpenAI 獨特的股權薪酬,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軟件工程師年薪 92.5 萬刀
最近,薪酬網站 Levels.fyi 通過內部渠道(比如為求職 OpenAI 的人提供報價薪酬談判服務),拼湊出了一些關於 OpenAI 薪酬模式的獨家信息。
可以看到,OpenAI 的軟件工程師年薪為 92.5 萬美元。
其中,基本工資為 30 萬美元,剩下的 62.5 萬都是「股權」。
而「股權」會分 4 年發放,不出意外的話,總共可以得到 250 萬美元。
根據粗略的統計,除了軟件工程師外,其他職位的 base 大概從 10 萬到 45 萬不等。
OpenAI 獨特的股權薪酬結構
注意,表面上看 OpenAI 軟件工程師年薪為 92.5 萬美元,但這並不是到手的數目。
這 90w+ 年薪中,30 萬美元的到手工資很容易理解。
而佔了另外 2/3 的「股權」,是 OpenAI 獨創的「Profit Participation Units」(PPU)。
簡單來説,這個就是 OpenAI 給予員工的股權激勵,價值 62.5 萬美元的 PPU,最終可能給員工帶來 10 倍,也就是 625 萬美元的現金報酬。
所以,這份 92.5 萬美元年薪的工作,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變為 655 萬。
當然,這 62.5 萬最後也可能一文不值。
PPU 到底是個啥?
OpenAI 的特殊「股權」——Profit Participation Units 到底是什麼?
字面意思,就是參與分配利潤的單位。
PPU 的核心價值,就是能夠分享 OpenAI 所產生的利潤。
這代表着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有投資者想要參與分享 OpenAI 的利潤,他就會從持有 PPU 的員工手上花錢買 PPU。
在這個意義上,PPU 就和傳統的股票很類似。
但是,Sam Altman 等 OpenAI 的領導者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反覆提到,OpenAI 未來不會上市。
如果不上市,員工手裏的「股權」到底值多少錢誰説了算?
投資人又能通過什麼渠道購買這些「股權」,讓員工獲利退出?
所以聽起來,OpenAI 發給員工的這個「股權」似乎是一張永遠無法估價、無法兑現的大餅?
根據 Levels.fyi 收集到的信息,OpenAI 在給準備入職員工發 Offer 的時候,OpenAI 會向員工介紹這份 PPU 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這些 PPU 在 4 年內平均免費發放給員工(每年發放 25%),不需要員工購買。
它的價值依據一個公司內部的指南和估值工具來確定。
而持有 PPU 的員工可以在外部投資者對 OpenAI 進行投資的時候出售 PPU,獲得現金。
但是在獲得 PPU 的前兩年,員工不得出售,而且出售的價格上限不能超過內部估值的 10 倍。
這些 PPU 的價值如何計算?
根據 Levels.fyi 接觸過的準備入職 OpenAI 的員工透露,OpenAI 有一個內部估值工具,用於確定 PPU 的價值和增長。
如果按照 OpenAI 宣稱不上市的計劃,PPU 的具體價值和價值變化,公眾是無法知道的。
而且因為 PPU 的份數以及員工獲得的 PPU 的份數也是沒有公開的。
所以員工只知道自己的 PPU 的價值是多少,無法知道自己所持有 PPU 的具體份額。
但是總體來説,PPU 的價值的變動一定會和外部投資人對於公司的估值直接掛鈎。
最近一次融資中,投資者對 OpenAI 的估值達到了 270-290 億美元。
但是一些準備入職 OpenAI 的員工向 Levels.fyi 透露,OpenAI 也和他們表示,PPU 的價值是以 OpenAI 最終能夠實現盈利為基礎的。
如果不能實現盈利,PPU 的價值是存在歸零風險的。
PPU 如何兑現成現金?
據 Levels.fyi 透露,OpenAI 在融資時,員工可以出售自己所持有的 PPU。
今年年初最近的一次融資中,早期的 OpenAI 員工已經可以出售自己所持有的 PPU。
但是下一次 OpenAI 的融資會發生在什麼時候,就要由公司和管理層進行判斷了。
OpenAI 還有其他福利嗎?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OpenAI 是否為接近利潤上限或 4 年歸屬期之後的人提供任何新的或額外的 PPU,但可以肯定,它一定還為員工提供了其他好處。
而這名記者也發現了 OpenAI 的一箇舊職位,名為「股權管理總監」。
這個崗位的職責之一,就是「監督員工股權的管理,包括利潤參與單位的發行、歸屬和跟蹤」,這是迄今為止網上能找到的唯一相關信息,如今也已經不再顯示。
該職位現在已經 404 了
注意,這個職位的年薪範圍為 18 萬美元至 28.5 萬美元,看起來,OpenAI 在發佈招聘信息時,對外宣稱的年薪並不包含 PPU。
除了標準的醫療、牙科、心理健康福利外,他們還提供以下服務:
- 401(k) 計劃,4% 匹配
- 每年無限次休假和 18+ 公司假期
- 帶薪育兒假(20 周)和計劃生育支持
-
年度學習和發展津貼(每年 1,500 美元)
最後,這名記者強調,雖然 OpenAI 的報價看起來很高,但因為 PPU 的性質很混亂,所以 OpenAI 的薪酬很難和蘋果等科技大公司相提並論。
什麼是「利潤上限」模型?
分析到這裏,我們可以把 OpenAI 的薪酬結構理解為:
公司發放的固定基本工資 + 投資人通過購買 PPU 發放的不固定工資。
但是如果 OpenAI 不上市,投資人為什麼要購買 OpenAI 的「股權」呢?
這就涉及 OpenAI 的構架和對投資人的承諾了。
OpenAI 的構架
2019 年,因為持續燒錢導致經營困難,OpenAI 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利潤上限」模式,繼續籌集資金。
即 OpenAI=OpenAI Non profit(非盈利部分)+OpenAI LP(盈利合夥企業)
為什麼要轉變為這個模式呢?
OpenAI 的博客是這樣描述的——
OpenAI LP 是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我們成功完成使命,投資者和員工可以獲得上限回報,這使我們能夠籌集到投資資金,並以類似初創公司的股權吸引員工。
但是任何超出這個數額的回報——如果我們成功了,預計產生的價值將比我們欠 OpenAI LP 的投資者或員工的數目都要高出幾個數量級——都歸最初的 OpenAI 非營利實體所有。
換句話説,OpenAI 用來交換外部投資的股權來源和大部分員工的僱主都是 OpenAI LP。
而未來 OpenAI 如果掙錢了,投資者就依據自己投資獲得的 PPU 份額,以其 10 倍 PPU 價值為上限獲得投資回報。
這也就是驅動外部投資者投資 OpenAI 的最直接原因。
這樣的架構,即滿足了 OpenAI 自己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融資的需求。
同時也完全不用擔心創始人因為向投資者讓渡了太多的股權導致對 OpenAI 失去控制權的擔心。
這樣就保證了,OpenAI 能夠繼續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按照自己的初心發展下去的可能。
對於投資者的承諾
根據 Fortune 的報道,OpenAI 和微軟的投資協議中,對於投資的投資回報分為 4 個階段:
OpenAI 的利潤分配可以被劃分為四個階段:
1. 企業利潤先讓以馬斯克為首的首批投資者收回 10 億美元投資,然後退出。
2. 後續 OpenAI 利潤的 75% 分配給微軟,直到微軟收回其 130 億美元的投資。
3. 在 OpenAI 的利潤達到 920 億美元之後,微軟的持股比例下降到 49%。剩餘部分利潤由其他風險投資者和 OpenAI 的員工分享。
4. 當利潤達到 1500 億美元之後,微軟和其他風險投資者的股權將無償轉讓給 OpenAI 的非營利基金。
上市 or 不上市,is a question
從去年 11 月推出 ChatGPT 以來,OpenAI 就一直是全世界媒體的頭條新聞,甚至受到白宮邀請,與谷歌和微軟等巨頭一起討論人工智能方面的立法。
回想 2015 年,OpenAI 剛成立之初,還是一家「非營利組織」。
2019 年,OpenAI 正式轉為營利性的初創企業,從微軟獲得 10 億美元投資。馬斯克還對此大為憤慨,認為和自己的經營理念不合,憤而退出創始人團隊。
如今,憑 ChatGPT 引爆的大模型颶風,OpenAI 再從微軟那裏融資 100 億美元,估值已經接近了 300 億美元。
在 6 月初的阿布扎比會議上,Sam Altman 再次表示:「當我們開發出超級智能時,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大多數投資者感到非常奇怪的決定。我不想被公開市場、華爾街等起訴……所以我們暫時不會上市,沒有這一計劃。」
最近,Sam Altman 參與的內部會議透露出:OpenAI 目前嚴重受限於 GPU,訓練大模型動輒需要千萬美元,何況每天還有 ChatGPT 的上億用户在消耗着海量的算力資源。
選擇不上市,僅靠抱緊微軟的大腿,是遠遠不夠的。
而堅持不上市就可以更注重獨立性,不必過於受制於資本市場和商業利潤。也體現出 OpenAI 確保研究成果惠及全球的初衷。
從 2015 年到 2023 年,無論是成立之初的非營利組織,還是如今的營利性初創企業,OpenAI 的目標始終如一——「以最有可能造福整個人類的方式」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
而在造福整個人類之前,OpenAI 是否能造福自己的員工,就有待觀察了。
本文來源:新智元,原文標題:《爆料:OpenAI 工程師年薪 90 萬美元!Sam Altman 獨創特殊股權給員工「畫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