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低調 10 連漲,背後自動駕駛催化不斷,華為餘承東也有表態

國泰君安表示,FSD 是特斯拉智能駕駛的關鍵一躍,特斯拉智能駕駛系統最早可追溯至 2013 年,通過全棧自研,特斯拉在智能駕駛域已經構建起了核心壁壘。
隔夜,美股特斯拉再度大漲 4.6%,創下 5 月 26 日以來最大日漲幅,刷新去年 10 月以來高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特斯拉連續十個交易日收漲,創下 2021 年 1 月 8 日以來最長連漲日。
分析認為,此次 “十連漲”,一方面或許與 “Cybertruck” 小作文有關。
據 Electrek 週四報道,特斯拉計劃每年生產 37.5 萬輛 Cybertruck,這一數量遠超華爾街預期,分析師此前預計 2024 年的產量不到 10 萬輛,到 2027 年約 24 萬輛。
此外,據澎湃新聞報道,5 月 12 日,上海市經信委領導在參觀特斯拉上海工廠時表示,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與特斯拉的合作,推動自動駕駛等功能板塊在滬佈局,中信證券表示是釋放 “願意接納 FSD” 的信號。
6 月 9 日,華為餘承東表示,中國 L3 級自動駕駛標準預計在 6 月底出爐,而對於特斯拉 FSD 進入中國,“我們也不怕,依然可以遙遙領先。”
什麼是 FSD?
FSD 全稱為 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中文為全自動駕駛計算機。
據國泰君安研報,特斯拉的智能駕駛包分三個類別,AP 是特斯拉車型標配,FSD 是頂配,FSD 主要功能包括導航輔助駕駛(NOA)、自動變道、自動泊車、智能召喚、交通信號識別、(基於導航路線的)城市道路自動轉向等。
國泰君安表示,FSD 是特斯拉智能駕駛的關鍵一躍,特斯拉智能駕駛系統最早可追溯至 2013 年,通過全棧自研,特斯拉在智能駕駛域已經構建起了核心壁壘。
第一,以數據為中心,在多個感知、規控、標註等部分之間共享數據格式和特徵空間,減少了重複勞動的時間和人力浪費。
第二,以 AI 為驅動,在算法設計上的歷次底層創新鑄牢了公司的護城河。
第三,全棧自研,從算法、車端硬件到離線數據中心的計算芯片,特斯拉在關鍵環節逐步實現完全自主,將核心能力握在手中。
中信建投研報提到,近期特斯拉更新其 FSD 算法至 v11.4,此次升級實現 FSD 端到端的能力,即包含高速領航、城市道路領航和泊車三個域的智駕功能。特斯拉將改進車輛性能置於引入新功能之上,可以更快地針對環境做出反應,並在必要時調整車速,確保所有相關人員都能獲得更安全的體驗。
其認為,AI 對整個汽車產業生態變革將產生重大影響,特斯拉作為整個自動駕駛領域開拓者,正引領相關技術應用落地。映射到國內,以蔚小理為代表的車廠以特斯拉為錨,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發力,可像人類司機那樣實時地感知、決策、規劃,蔚來 NAD、小鵬 XNGP 等逐步實現 L4 駕駛水平。
FSD 入華漸行漸近?
此前,因地圖測繪等問題,特斯拉未能在中國獲取數據採集資質,FSD 也因此遲遲未能落地。
而據澎湃新聞報道,5 月 12 日,上海市經信委領導在參觀特斯拉上海工廠時表示,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與特斯拉的合作,推動自動駕駛等功能板塊在滬佈局,被認為是國內相關部門首次釋放 “願意接納 FSD” 的信號。
據第一財經報道,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在上海車展期間曾表示,FSD 很可能在 2024 年進入中國市場,並在 2025、2026 年迭代至較高水平。
中信證券認為,“FSD 入華” 是整體趨勢,但距離真正落地還有兩道門檻:
1)數據採集資質:2022 年 9 月,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明確規定,高精地圖測繪(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傳輸和處理),只能由具備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目前僅 19 家);且導航電子地圖編制只向內資企業開放,向境外傳輸相關測繪數據也必須提前進行審批。
2)超算中心:純視覺路線對於圖像的處理更依賴大量的數據採集和模型訓練,因此特斯拉在美國自建超算中心 Dojo 並自研 D1 芯片,以大幅提升 FSD 的訓練效率。而在中國,即使特斯拉獲取了數據採集資質,也大概率只能在中國本地進行模型訓練,數據不得傳回美國。這意味着想要達到與美國同等的訓練效率,特斯拉需要在中國建立類似於 Dojo 的超算中心,同樣需要一定的開發週期和成本。
不過中信證券表示,特斯拉 FSD 進入中國雖時間未定,但趨勢愈發明確。
其認為,FSD 入華後,有望整體加速中國電動汽車的智能化進程,在強化消費者教育和認知、擴大市場的同時促進車企優勝劣汰。而若特斯拉 “極致性價比硬件 + 高毛利 FSD 軟件” 的模式在國內得以規模化落地,可能類似於智能汽車的 “ChatGPT 時刻”,不論在增量需求還是商業模式層面,對於當下國內車企和供應鏈而言都意味着新的可能性。
其表示,深耕高階智駕功能並以此為差異化賣點的車企或有望受益,而自年初特斯拉發動汽車價格戰後,行業進入一輪洗牌和出清週期,缺乏自研能力的中低端車企在 FSD 入華後或面臨更大壓力。
AI 賦能自動駕駛
國盛證券指出,智能駕駛是天然多模態場景,大模型可以同時處理來自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多個傳感器的數據,以更全面地理解當前交通環境,並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其認為,未來 AI 助理將進入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引發全新體驗革命的同時加速自動駕駛的落地進程,AI 助理將化身為 “AI 老司機”,實現障礙物識別、變道、自助泊車等操作,讓用户在眾多城市道路場景和泊車場景實現駕駛自由。
國泰君安提到,自動駕駛需要大量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同時自動駕駛的應用也需要長期仿真測試以及道路測試,AIGC 的發展將縮短自動駕駛開發進程,高精地圖、算法以及相關硬件會相對更加受益。
此外,近日大熱的英偉達也在自動駕駛方面有新動作。
據彭博社 5 月 31 日消息,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一次媒體採訪中透露,鴻海正在與英偉達(NVIDIA)展開合作,共同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