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潮來了!騰訊、友邦年內回購金額均超百億 港股將迎來第二波反彈行情?

智通財經
2023.06.09 03: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近期,多家港股公司大手筆回購自家股票。

智通財經 APP 獲悉,今年以來,港股衝高回落,整體走勢低迷。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期,多家港股公司大手筆回購自家股票。截至 6 月 8 日,年內已有五十餘家港股公司參與回購,希望通過回購來管理股本結構和增加股東價值,提升市場對於公司的信心。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年內港股公司回購股票的總金額將近 350 億港元。

具體來看,6 月 8 日,騰訊控股 (00700) 回購數量 121.00 萬股,回購金額 4.02 億港元,年內累計回購金額 108.56 億港元;友邦保險 (01299) 回購數量 162.68 萬股,回購金額 1.32 億港元,年內累計回購金額 133.88 億港元;協鑫科技 (03800) 回購數量 2000.00 萬股,回購金額 2976.64 萬港元,年內累計回購金額 1.15 億港元;6 月 7 日,滙豐控股 (00005) 斥資約 1.4891 億港元回購 249.56 萬股,年內累計回購金額 29.24 億港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由於友邦保險和騰訊控股的大額回購,其各自所在的金融業和資訊科技業佔據主導地位,是回購金額最多的行業。從回購公司的數量看,非必需性消費、醫療保健業則最多,均有 17 家公司進行了回購,佔比各為 17%;此外,採取回購的地產建築業公司也有 13 家,佔比為 13%。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一般來説,當公司開啓回購時,有助於減少流通股份,減輕市場的供應壓力,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起到支撐股價的作用。目前港股估值處於全球低點,回購有助於穩定投資者信心,也表明產業資本對公司未來前景和後續走勢看好。

對於市場行情,興業證券分析,擔憂短期經濟而引發的中國股市調整,已到了尾聲,現在應該樂觀一點。

1) 上半年中國經濟復甦從增速來看,在全球範圍內是靠前的,不應該妄自菲薄。當前投資者所謂經濟 “不達預期” 的悲觀情緒,實質上是因為對經濟增速預期過高。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日益複雜的大國博弈形勢,符合 “高質量” 發展、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才是長期有利於中國的模式。西方經濟體那種短期強刺激但是長期遺患無窮的模式,不值得期待。

2) 在經歷 5 月以來的調整後,當前中國股市的風險溢價再次來到高位。A 股上證綜指股權風險溢價重新回升至接近三年滾動平均 +1 倍標準差。港股恒指的風險溢價也回升至 2021 年 7 月以來的高點附近。

3)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仍有較多誤解,容易走極端,所以,海外投資者主導的港股反彈行情不如中國投資者主導的 A 股市場的主線行情那麼強的持續性,但是,港股 short cover 驅動的短期爆發性更強。正確理解中國經濟,應該淡化增速,而重視結構。

投資策略方面,興業證券稱,6 月到 7 月下旬,港股市場有望迎來年內第二波貝塔屬性的反彈行情,建議機構投資者適度參與,特別是原先就有港股持倉的機構投資者可以趁反彈調整持倉、保值增值或減虧增效。該行建議把握主線:短期 short cover 驅動的反彈,精選互聯網及其他 TMT、地產及物業、教育、醫藥等行業龍頭。

中泰證券也表示,儘管地緣政治、美國加息預期及美元反彈繼續制約港股的風險偏好及流動性,恒生指數或有可能再創年內低位。然而,港股估值經過近期下跌後漸變吸引,足以抵償上述風險。根據盈利、估值、流動性、量化分析等多重指標,預計港股已離底不遠,交易值博率正逐漸提高,建議把握 6 月下跌機會建倉。無論對標美股還是其他新興市場,港股的相對估值已經處於較低的水平。根據盈利收益率差模型,若美國沒有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預計恒生指數在下半年合理的高低波幅在 17,650 至 22,183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