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近 4600 億資金!恒生指數系列調整今日生效

智通財經
2023.06.04 23:3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恒生指數系列一季度檢討結果將於今日生效。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恒生指數系列一季度檢討結果將於今日生效。而根據此次結果,華潤電力 (00836)、紫金礦業 (02899)、京東健康 (06618)、攜程集團-S(09961) 將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功晉升 “藍籌股” 行列;恒生指數成份股由 76 只增加至 80 只。中國神華 (01088) 將被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維持 50 只不變。

恒生指數中,騰訊控股 (00700)、美團-W(03690) 權重分別上調至 8% 和 5.84%;滙豐控股 (00005)、友邦保險 (01299) 的權重分別下調至 8% 和 7.62%。恒生綜合指數加入粉筆 (02469),成份股數目由 527 只增加至 528 只。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沒有變動,成份股數目維持 30 只。

從行業劃分來看,金融業在恒生指數中的比重從 36.1% 降至 34.83%,公用事業由 3.25% 升至 3.41%,地產由 7.05% 降至 6.77%,工商業由 53.6% 升至 54.99%。

值得注意的是,與 MSCI 指數調整類似,部分主動型資金仍不排除會根據調整公佈結果採取一定的套利操作,但被動資金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追蹤誤差會選擇在生效前一個交易日 (即 6 月 2 日) 調倉。根據恒生指數公司數據,截至 1 月 31 日,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約 645 億美元 (約人民幣 4585.24 億元),恒生季檢結果牽動近 4600 億元的資金流向。

平安基金 ETF 指數投資中心基金經理錢晶認為,恒生指數持續擴容,從以往的更關注市值和成交到現今的按行業選股,無論是在市值覆蓋率還是行業代表性方面都將得到改進,使指數變得更均衡及多樣化,更真實地反映現在香港股票市場的結構。

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主管王毅表示:“這次改革擴大了指數的規模,使更多的中概股和新經濟公司加入其中。儘管在近年來中港股市的調整中,指數波動也略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指數有積極的影響。它有助於改善指數的預期盈利增長,並有潛力提高估值水平。”

王毅亦表示:“就市場而言,這可以吸引更多的被動資金流入,提升整體港股的流動性,進一步促成更多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並集資的良性循環。”

除了上述常規的調整外,港交所和恒指近期的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可能帶來的變化也值得密切關注。恒指公司在互聯互通、科技創新方面也在持續發力。

4 月 26 日,恒指刊發諮詢文件,建議將外國公司納入恒指候選資格,維持恒指現有 7 個行業組別,以及取消 25 只 “香港” 成分股上限,並向市場徵詢意見,諮詢期將於 5 月 31 日截止。

恒指公司表示,為更符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角色,連接內地與世界其他地區,公司建議將外國公司納入恒指選股範疇。

據瞭解,目前在港上市外國公司數目由 2010 年的 6 家,增至目前的 68 家,但目前外國公司只佔香港股市一小部分。截至今年 3 月底,在 527 只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中,只有 6 只為外國公司,共佔指數比重 0.5%,包括普拉達 (01913)、俄鋁 (00486)、兗煤澳大利亞 (03668)、新秀麗 (01910)、歐舒丹(00973) 及金界控股 (03918)。

5 月 3 日,恒指公司宣佈,根據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規則第 18C 章上市之特專科技公司將被納入恒生指數系列之選股範疇,恒生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除外。新措施將從截至 6 月 30 日之指數季度檢討開始實施。

普華永道預計,2023 年將約有 10 至 15 家特專科技公司通過 “18C 章” 赴港上市,集資約 500 至 600 億港元。這意味着 18C 章上市的公司只要達到相應流通市值要求,便可納入港股通投資範圍所參考的恒生綜合指數。

錢晶表示,特專科技公司將被納入恒生指數系列的選擇,有利於公司的流動性增強,也有機會獲得來自 “北水” 的關注和投資,獲得大量主動和被動資金的增持,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關注度,擴大投資者羣體,成為新的市場關注焦點,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