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底資金洶湧:基金公司出手自購,港股 ETF 吸金 222 億

繼湘財基金後,南方基金週二也公佈自購,稱四名基金經理購入各自管理的偏股混合基金合計 400 萬元。今年內港股 ETF 資金總體保持淨流入勢頭,截至週一,合計份額較年初增超 37%。
最近市場調整之際,接連有基金公司宣佈自購。
南方基金 5 月 30 日週二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四名該公司的基金經理近日申購了公司旗下相關基金產品。其中,王博自購 100 萬元南方成長先鋒、駱帥自購 100 萬元南方行業精選、張延閩自購 100 萬元南方阿爾法、李錦文自購 100 萬元南方卓越優選,合計購入 400 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基金經理自購的均為他們本人管理的產品,均為偏股混合基金,最近報告期規模均超過 20 億元。
其中,王博和茅煒共同管理的南方成長先鋒成立於 2020 年 6 月 12 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30.23%,一季度末規模為 56.67 億元;駱帥管理的南方行業精選成立於 2020 年 10 月 27 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36.44%,一季度末規模 25.95 億元;張延閩和章暉管理的南方阿爾法成立於 2021 年 1 月 13 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47.87%,規模 41.81 億元;李錦文管理去年 12 月 1 日管理的南方卓越優選成立於 2021 年 2 月 9 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32.86%,一季度末規模 23.37 億元。
對於為何近日選擇自購,南方基金表示,經過研判,公司認為對於中長期投資者來説,已經可以利用市場的下跌進行左側佈局。
南方基金認為,總體來看,市場在經歷去年底至春節前的顯著反彈後,疊加經濟修復進度的波折,本身存在調整的必要性。本輪市場調整呈現的特徵是整體幅度合理、行業分化下跌的特徵,而非系統下跌的熊市特徵。而人工智能(AI)概念的出現,使得市場的調整被推遲,時間也被拉長。
在南方基金宣佈自購之前,5 月 26 日上週五,另一公募基金湘財基金公告稱,計劃自 5 月 26 日起兩個交易日內,申購旗下湘財長源股票基金 A 類份額 1000 萬元。公開資料顯示,湘財申購的是旗下唯一普通股票基金,今年一季度末,湘財的非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僅有 35 億元。
中國基金報提到,業內人士預計,後續或還有基金公司加入這一行列,用真金白銀為自家產品背書,甚至還可能出現自購潮。
南方基金公告自購當天,A 股和港股 ETF 資金週二均呈淨流出。其中,A 股 ETF 資金淨流出 17.64 億元,但科創芯片 ETF、人工智能 ETF、遊戲 ETF、雲計算 ETF 等行業主題 ETF 均獲得超 1.4 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港股中證 500 ETF 週二淨流出近 6 億元,流出規模最高,其次是淨流出近 5.4 億元的恒生互聯網 ETF,第三位是淨流出 3.1 億元的半導體 ETF。
不過,今年初以來,資金對港股 ETF 仍是越跌越買,ETF 總體保持淨流入。Wind 數據顯示,截至 5 月 29 日本週一,港股 ETF 合計份額為 2290.47 億份,相較年初增幅超 37%,年內資金淨流入達 222.97 億元。
而且多隻 ETF 的份額創歷史新高。華夏恒生互聯網 ETF 份額週一站上 700 億份的歷史高位,最新規模達 270.86 億元,繼續蟬聯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港股 ETF 產品。廣發恒生科技 ETF 指數、廣發港股創新藥 ETF 年內份額分別增長 1614.96%、131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