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味道?美國散户開始 “爆炒” 中小銀行股

華爾街見聞
2023.05.25 20:0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自 3 月硅谷銀行陷入困境併火速倒閉以來,西太平洋合眾銀行等中小銀行的股價大幅波動。這讓人們看到了類似幾年前散户豪賭 GameStop 和 AMC 的情景,但這一次,金融市場帶給美國經濟的傷害可能要大得多。

美國散户又有了新的追捧對象。

自 3 月硅谷銀行陷入困境併火速倒閉以來,與之類似的西太平洋合眾銀行等中小銀行的股價大幅波動。這讓人們看到了類似幾年前散户豪賭 GameStop 和 AMC 的情景:事實和謠言在社交媒體上的閃電般傳播、散户的強烈興趣以及期權和其他工具的使用都在擴大這些原本關注度並不高的股票帶來的影響。

本月,區域性銀行的股票易手數量接近創紀錄水平,做空該行業股票的期權數量激增。華爾街的大型機構和美國散户投資者都在參與其中,成為相互依賴對方的交易對手。

散户投資者更容易受到社交媒體上言論的影響。3 月以來,社交媒體上常常充斥着關於下一家可能倒閉的銀行的末日論調,這吸引不少新手投資者跟進做空相關股票;但其他投資者則紛紛買入銀行股,因為他們猜測股價很快就會出現史詩般的上漲。

其結果是,這一原本風平浪靜的市場迅速陷入混亂。在 3 月份之前,區域性銀行並沒有吸引散户的目光,因為和 GameStop、AMC 或特斯拉相比,這些銀行股實在是無聊得緊。

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任何公司來説都足以引起注意,對銀行股來説尤為如此,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因為市場對銀行的信心就是貨幣 本身。儘管股價暴跌不會對銀行履行其財務義務的能力產生任何直接影響,但它會促使儲户提取存款,進而拖累銀行的放貸能力,甚至最終對銀行經營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更進一步來説,這些銀行股大幅波動帶給美國經濟的影響遠高於 GameStop 等幾年前散户熱捧的股票。出於這個原因,一些銀行業人士呼籲監管機構禁止賣空金融公司股票。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投資公司 Kai Volatility Advisors 的創始人 Cem Karsan 説:

3 月以來,任何散户都有可能在社交媒體上製造真正的恐慌。

Karsan 是一名波動率交易員,這意味着他不會根據股票的基本面來做多或做空股票。 相反,他希望從股票的波動中獲利。本月,他開始購買期權,如果區域地區性銀行股票繼續暴漲暴跌,他將從這些期權中獲利。

銀行的高管們正在煩惱,擔心他們的股票價格大幅跳水會嚇跑現實中的儲户。

阿萊恩斯西部銀行是另一家受到密切關注的區域性銀行,其股價在硅谷銀行於 3 月倒閉後的一天內下跌了 47%,創下自該公司於 2005 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該銀行首席財務官 Dale Gibbons 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當時公司股價的暴跌罪魁禍首是期權交易,而股價暴跌則嚇跑了不少儲户,他們紛紛提取存款。Gibbons 説:

儲户不應該把銀行的股價作為金融機構健康狀況的可靠指標。

就硅谷銀行而言,利率上升導致該銀行在去年底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潛在損失。客户試圖在一天內提取 420 億美元的存款,這促使監管機構迅速關閉了銀行。上週在國會作證時,硅谷銀行前首席執行官 Greg Becker 將存款擠兑歸咎於社交媒體。

2008 年的銀行業危機並非如此。當時並沒有連接專業投資者和普通大眾的社交媒體,推特還處於起步階段。那時候的人們很少在手機上交易,而且與今天不同的是,他們每次進行交易都必須支付幾美元的手續費。這種種門檻都把絕大多數散户投資者排除在市場參與之外,更不要説期權等更為複雜的交易工具,在當時對散户來説更是遙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