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市場開始 “緊張” 美國違約了嗎?

恐慌情緒瀰漫至幾乎所有市場,Pimco 分析師表示:“提高債務上限就像排出腎結石——我們知道它會通過,問題只是會有多痛苦。”
大限在即,美國兩黨還在就債務上限問題互相扯皮,而恐慌情緒已經快速瀰漫至幾乎所有市場。
週三短期美債再度走跌。根據 Tradeweb 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三下午 4 點,6 月 1 日和 6 國 8 日到期的美債收益率飆升至 7% 以上,而 6 月 6 日到期的國債收益率也一度超過該水平。但彭博數據顯示,週三晚些時候,這三項美債收益率均回落至 7% 以下。

美國一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再次飆升至歷史高位附近。

美股週三全線下跌,標普連跌兩日並幾乎抹去上週二以來的所有漲幅,道指連跌四日,納指連跌兩日。

“零日到期” 期權 (0DTE) 一天內兩度衝高。

比特幣再次跌回 26000 美元附近。

黃金繼續回吐前期漲幅,落在 1960 美元/盎司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 5 月迄今的大部分時間裏,多數市場明顯不為債務上限所動,押注協議最終會達成。
“許多投資者在考慮這種情況,他們認為,按照以往經驗,兩黨最終會達成協議,” 晨星公司首席美國市場策略師 Dave Sekera 説。
眼下,距離債務上限的截止日期只剩 8 天時間(實際上只有 5 個工作日),市場終於開始緊張起來了?
大限逼近,恐慌情緒主導市場
管理着逾 4000 億美元資產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Western Asse 投資組合經理 Mark LindBloom 表示,眼下擔憂佔據了主導地位。
他表示,政界人士和媒體散佈了大量恐慌情緒,讓人們感到害怕。
自投資者質疑財政部是否會在 6 月 1 日之後錯過支付以來,債市成了恐慌蔓延的重災區,6 月初到期的短期國債收益率飆升。
對此,投資公司 LPL Financial 駐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首席固收策略師 Lawrence Gillum 表示,市場認為 6 月初到期的國債 “有延遲支付的風險,沒有人願意持有它們”。“市場預期協議最終會達成,但持有這些國債的基金經理不會冒險。”
與此同時,貨幣市場基金似乎正湧入 5 月 30 日(就在 X 日期到來之前)到期的國債,“這是出於極度謹慎做出的選擇,”Gillum 説。
提高債務上限=排出腎結石?
財政部週三再度發出警告,稱美國很可能在 6 月初就會面臨財政資金不足狀況,最早在 6 月 1 日時財政部就可能無錢可用。
另一邊,談判又 “虛度一日”。據美聯社報道,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週三稱共和黨和民主黨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與此同時,大型評級機構惠譽將 “AAA” 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列入負面觀察名單,這意味着美國評級可能會被下調。
情況愈發緊急,儘管如此,仍有人認為兩黨最終的談判結果是債務上限被提高,只不過過程十分痛苦。
資管巨頭 Pimco 表示,堅信債務上限將在財政部本月底耗盡資金之前提高。Pimco 分析師 Libby Cantrill 在最新的報告中解釋稱:
雖然雙方似乎都沒有在絕對必要之前做出讓步的政治動機,但雙方也沒有任何讓美國陷入違約的政治動機。
使用一個恰當且形象的類比:提高債務上限就像排出腎結石——我們知道它會通過,問題只是會有多痛苦。我們可以斷言,我們現在正處於痛苦的時期。
Cantrill 表示,對在 6 月 1 日之前達成協議仍然持建設性態度,並認為有短期延期的可能性。她認為,2024 年大選之後,白宮和市場可能要到 2025 年再次與債務上限作鬥爭。
高盛也認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 “最後一刻” 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很高,稱雙方可能會盡可能地從達成的協議中獲得政治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