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營收、銷量、利潤均創歷史新高,理想撐起新勢力半邊天 |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2023.05.10 10:3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理想已經率先從造車新勢力中脱穎而出

5 月 10 日晚上,造車新勢力龍頭公司之一的理想發佈了 2023 年的一季報業績,核心關注的指標裏面,理想一季度實現了營業收入 187.9 億元,同比增長 96.9%;淨利潤達到 9.34 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090 萬元;毛利率為 20.4%,同比降低了 2.2 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 77.8 億元,同比增長 324.3%。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在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率先降價引發價格戰之際,理想的整體銷量並未如其他造車新勢力那般出現巨大下滑,反而扛住了壓力,銷量維持住萬輛以上水平並且環比持續增長,產品價格更是並未出現大幅下降,表現顯然是相當不錯。

同時,理想的一季度的淨利潤也繼去年四季度轉正以後繼續維持正數表現為 9.34 億元(2022 年四季度淨利潤為 2.65 億元),毛利率水平也維持住 20% 大關不動搖達到 20.4%,可見在車市慘烈競爭的一季度中,理想已經率先脱穎而出。

1、高銷量給了理想足夠的底氣

不得不説,在傳統淡季的一季度,理想的銷量表現在整個造車新勢力中堪稱教科書級別,在二線造車新勢力如零跑一度銷量重新降回 1000 輛水平,一線造車新勢力如小鵬的銷量水平遲遲難提升至萬輛高度的時候,理想不僅一開始就穩住了 1.5 萬輛水平,且實現了銷量一路環比遞增(一月至三月銷量分別是 1.5 萬輛、1.7 萬輛和 2.1 萬輛),最終累計達到 5.26 萬輛,完成了理想此前對於一季報指引的 5.2 萬輛至 5.5 萬輛,符合預期。而且根據理想對於 2023 年二季度的銷量指引來看,公司預計二季度汽車交付量為 7.6 萬輛至 8.1 萬輛,考慮到四月份理想的銷量達到 2.08 萬輛,相當於接下來理想的五月和六月的月平均交付量將維持在 2.7 萬輛以上,甚至有望衝一衝 3 萬輛大關,這印證着理想正式從 1 萬輛的銷量大户進一步踏入至 2 萬輛俱樂部。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理想的車型從此前的單核理想 one 轉為如今的三核理想 L9、L8 和 L7,理想的確做到了車型的增加從而帶動了銷量的提升,而不是車型內部的相互消耗。

此外,從今年上海車展上也可以看到,理想推出了 800V 超充純電解決方案,這也意味着理想在增加自家車型的數量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完善自己整體的產品結構,將實現增程式車型和純電車型的並駕齊驅,明年理想的首款純電車型就有望正式上市,同時到 2025 年,理想規劃上市 5 款純電車型,進一步豐富自己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架構。

2、單車價格環比有所下滑,但影響不大

雖然理想的產品銷量的確極為堅挺,但是也需要注意到理想的單車價格出現了部分下滑,理想今年一季度的收入是 187.9 億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 183.3 億元,反算下來理想的一季度單車價格為 34.8 萬元,雖然與去年同期的單車收入 29.4 萬元相比增加了 5.4 萬元,但是相較其去年四季度 37 萬元的單車收入顯然還是有所下降,這與銷量的激增形成了對比。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背後原因或在於, 去年四季度,理想的主力車型是價格高達 45 萬元的理想 L9 車型和價格為 36 萬元至 40 萬元的 L8 車型,這一下將此前單單靠價格為 35 萬元的理想 one 車型撐排面的單車收入瞬間提了上來(理想 one 於去年 10 月徹底停產),所以今年一季度的單車收入同比的增長的確會較大。

而在今年一季度,理想另一款新車型理想 L7 也開始上市,其價格稍低,最低達到 32 萬元,且市場反響相當不錯(甚至在首個完整月份的 4 月,理想 L7 車型就已經實現了交付量超 1 萬輛),同樣為了迎合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而推出的 L8 Air 版本車型也是價格降至 34 萬元,這也導致理想的一季度整體的單車收入有所環比降低。

3、現金流充足,淨利潤持續轉正

往年來看,理想的淨利潤在全年的最後一個季度為正數實屬正常(2020 年和 2021 年四季度單季度淨利潤分別是 1.08 億元和 2.95 億元),但是其他季度的淨利潤基本上均為負數,但是今年一季度,理想維持住了淨利潤的正數表現,繼續維持在 9.3 億元,一反去年同期的虧損表現,為一季度單季度歷史最佳,單車利潤也達到了 1.77 萬元,相較去年四季度增加了 1.2 萬元。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也依舊保持強勁,今年一季度理想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 77.8 億元, 同比增長 324%,環比增長 58%,而毛利率方面,理想今年一季度的整體毛利率為 20.4%,基本上維持住 20% 大關水平,而汽車銷售毛利率為 19.8%,跌破 20% 大官,同比降低了 2.6 個百分點,在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率先降價推動價格戰的背景下,理想還是扛過了壓力,賺錢能力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4、剛性要求下,費用維持高增長

理想的費用端依舊維持高支出,其中研發費用持續加碼,今年一季度達到 18.5 億元,同比增長 34.8%,主要原因其實就在於前文提到的理想的純電動車型的研發和增程式新車型的不斷推出上市,這一塊支出的增長基本上是處於剛性狀態。

而銷售和管理費用更多的是和渠道網絡的加速擴張有關,今年一季度達到 16.5 億元,同比增長 36.8%,相較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理想又新開了 11 家門店達到 299 家,拓展的城市數量達到 123 座,渠道網絡的迅速鋪開也是為了更好的與旗下持續上新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矩陣進行配合,作為造車新勢力門前的領頭羊,擴大城市覆蓋面和增強銷售網絡是勢在必行的,所以這一塊支出也是板上釘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