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共和銀行的 “生死” 現在取決於華爾街大行

價值三百億美元的選擇題擺在華爾街大行面前:是將損失兑現,還是轉為股權,再賭一把?
在三月份的硅谷銀行倒閉風波中,第一共和銀行受到牽連,同樣遭遇了擠兑,但之後華爾街 11 家大銀行向其輸送 300 億美元存款以確保其度過危機。現在,隨着第一共和銀行因披露虧損而再次陷入困境,有專家認為,只有將這 300 億美元存款轉為股份,才有可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4 月 26 日,哥倫比亞大學 Richman 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Todd Baker 撰文指出,拯救第一共和銀行的辦法掌握在華爾街大銀行的手中。
Baker 表示,如果第一共和銀行破產,損失最大的將是那 11 家伸出援手的銀行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作為存款保險基金的管理者和第一共和銀行的主要聯邦監管機構,FDIC 將失去利益。
而救助銀行無論如何都要付出代價——如果它們的存款得到保護,則要通過特別評估來支付這種保全的費用;如果這些存款沒有得到保護,則要承擔損失。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介紹,這些銀行在第一共和銀行的存款沒有保險。如果他們認為第一共和銀行即將破產,他們可能會面臨徹底失去這筆錢的風險。即使聯邦政府動用緊急權力為這些存款提供擔保,大型銀行也需要向 FDIC 補充資金。
4 月 24 日,第一共和銀行公佈了一季度比市場預期更糟糕的存款外流形勢。當季該行的存款較去年末減少 720 億美元,環比降幅近 41%,剔除摩根大通等 11 家大行上月存入該行的 300 億美元,實際流失的存款達 1020 億美元。
在存款大量流失後,第一共和銀行據稱正醖釀剝離 500 億至 1000 億美元的長期證券和抵押貸款用以自救。
此外,報道稱第一共和銀行最近也向這些救助銀行提出,希望後者以高於市場價值的價格從前者那裏購買貸款或證券,或兩者兼而有之。
對於這種銀行間的私人救助,Baker 認為,這可以避免大部分公共和私營成本。救助銀行可以通過購買和重組第一共和銀行來幫助自己,併為他們的未保險存款做出交換,從而幫助整個系統:
這是前所未有的,但會奏效。而且,由於救助銀行的風險敞口已經很高,這也在財務上是有意義的。
自救方案
Baker 表示,如果 11 家救助銀行將其 300 億美元的存款轉換為第一共和銀行 95% 的普通股,後者可以在沒有 FDIC 或政府援助的情況下進行資本重組並恢復健康運營:
第一共和銀行新的按市價計算的資產負債表應該是略微盈利的,只要交易能夠儘快完成,其客户很可能會繼續選擇他們。
如果第一共和銀行選擇的話,它可以通過出售多餘的資產來縮減高成本的借貸,並需要找到不同的方法來管理其貸款和存款策略,並更多地關注非擴散性業務。較小的資產負債表也將允許快速將多餘的資本返還給救援銀行。以保守的 1% 的投資回報率和 8 倍的市盈率來推測,救援銀行和結轉股東獲得的股權價值將達到 160 億美元或更多。
當然,現有的第一共和銀行股東在資本重組後會受到大量的攤薄,而救助銀行可以任命獨立的董事會來對銀行進行重組,並在一段時間後選擇售出股權:
救助銀行將需要採取不干預的態度對待第一共和銀行,可能會任命一個獨立的、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董事會來評估和適當更換高級管理人員。
(在規定時間內)鎖定救助銀行的股票持倉,隨着時間的推移,也需要售出他們的股票,最終將以其重資本化和盈利化的形式,把第一共和國歸還到廣泛分散的公共所有權下。符合銀行控股公司法的合規性將是複雜的,但是可管理的。
這一方案最大的挑戰是,要從第一共和銀行的股東那裏獲得批准,但其股東大多為可能製造麻煩的對沖基金。但是考慮到另一種選擇是 100% 的股權損失,這應該足以最終獲得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