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 ChatGPT,智能音箱又行了?

中泰證券認為 ChatGPT 帶來了 AI2.0 時代,中國規模規模龐大的智能家電市場將再次煥發生機。除了智能音箱 “老樹新生” 外,還將有智慧中控屏、可穿戴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全新的 AI“入口”。
從眾星捧月到集體失寵,而今趁着 AI 的風,智能音箱又要火?
中泰證券分析師鄧欣在 4 月 12 日發表的題為《AI+ 智能家居深度:下一個家,有 AI》的研報中指出,當前中國智能家電規模初步在 5000-6000 億。隨着 ChatGPT 帶來的 AI2.0 時代,除了智能音箱 “老樹新生” 外,還將有全新的 AI 入口,大量中小家電企業切入 AI2.0 生態。具體來看:
- 智能音箱 “老樹新生”,增速有望再次提振。
- 短期看好智慧中控屏,未來 5 年預計每年增速達 60%。
- 遠期可期可穿戴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
AIoT(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賣水人”,外接大模型後,仍需定製化開發,並利用用户個性化數據加以不斷訓練,大量中小家電企業切入 AI2.0 生態。
- 傳統家電性能提升,類似消費升級,優先看好 “高頻”+“弱人工介入” 型家電品類,如洗碗機等。
Chatgpt 對家電意味着什麼?
- 智能音箱的老樹新生
分析師認為,新技術變革將催生老樹新生的替換熱情,GPT 大模型有望使智能音箱交互水平再上台階:
目前全球存量智能音箱超 7 億台,如考慮產品本身 3-5 年左右的替換週期,本輪 GPT 帶來的替換需求或在 1.4-2 億台每年。
- 全新入口級產品——短期看好智慧中控屏放量
分析師指出,如同 AI1.0 時代創造智能音箱超級大單品,AI2.0 時代亦有望打造全新入口級產品。短期看好智慧中控屏放量:
什麼是智慧中控屏? 中控屏前身即智能開關,即帶屏、可語音控制照明的開關;後續隨屏幕尺寸變大、可操控家電數量增加,逐漸衍生出當前中控 屏形態。功能包括狀態顯示(天氣、温度、濕度)、家電操控(按鍵、觸屏、語音及主動控制)。
據 IDC,2022 年中控屏行業出貨 65 萬台,較上年翻番,未來 5 年預計每年增速達 60%。
為什麼看好中控屏?
協議兼容:智慧中控屏先發者多為中小企業,並無打造封閉式系統的野心。
多模態交互:多模態交互大勢所趨,智慧中控屏自帶按鍵及觸屏交互,語音搭載比例不低,且視覺交互亦在逐步滲透中。
- AIOT“賣水人”——智能音箱 DIY 案例
分析師指出,完整的人機語音交互包括聲音前端處理、聲音轉文字、機器生成語言文本、文本轉語音:
其中 3-6 項(NLP)可由類 Gpt 模型完成,而 1、2、7、8 項業內已有成熟解決方案。
一個 DIY 案例:GPThunt 通過 Porcupine、pyaudio、Azure 等開源軟件和音箱設備實現了外接 ChatGpt 的語音助手。
看好具備開發能力及大規模存量用户數據的家電企業,同時看好智慧家居專業 AIOT” 賣水人” 幫助大量中小家電企業切入 AI2.0 生態。
- 傳統品類性能升級增速向上
分析師指出,對於空調、馬桶等尚不具 AI 入口潛力的家電品類而言,外接大模型意味着產品性能體驗的向上改善,邏輯似 “消費升級”:
1、純功能導向型品類預計以原有龍頭為主:因不具備類 AI 入口產品的戰略意義,跨界互聯網巨頭的切入動力極為有限。
2、行業增速斜率有望上移 “提檔”:參考智能單品時代的智能窗簾、智能晾衣杆增速,快於行業,但無爆發式增長。
哪些家電適於 AI 化?分析師根據使用頻率和人工介入強度,將家電劃分成四個象限,核心看好第二象限品類的泛 AI 潛力。
我們核心看好第二象限品類的泛 AI 潛力:使用頻率高低:使用高頻,意味人機交互的需求可能越強,即更適合(如照明、電視、洗碗機);
人工介入強度:衡量向其下達指令後機器可多大程度自主學習,如需大量介入,即 AI 意義有限(如剃鬚刀、吹風機)。
本文主要觀點來自中泰證券分析師鄧欣(執業:S0740518070004)發表的研報《中泰家電 |AI+ 智能家居深度:下一個家,有 AI》,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