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想成為下一個劉強東?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張曉玲
蔚來和李斌還是那麼喜歡賭,下大力氣、花大價錢去搏一個自己的未來。
3 月 28 日,蔚來第三代換電站首次亮相,這是它區別於同行的大殺器,也是豪賭未來的重要籌碼。
新的換電站電池倉位數由 13 個增至 21 個,單日站點服務能力比二代站高出三成;換電時間縮短至 5 分鐘以內;部分三代站還會裝上激光雷達和英偉達的芯片,提供給沒有智駕配置的阿爾卑斯等子品牌車型使用。
並且 “精明” 的蔚來還把超充樁和換電站佈局在了一起。按照蔚來能源高級副總裁沈斐的説法,充換一體站相當於高壓系統投資一次,同時用在換電跟充電。
配置還不是最驚人的地方,蔚來的野心體現在鋪設的數量上,今年要在全國新建約 1000 個三代換電站,其中約 600 座會部署在城區,部分將建在三四線城市。
要知道,蔚來自 2018 年佈下首個換電站後,現有的站點也就 1300 餘個,新建 1000 個相當於今年要翻個倍。
然而大量建換電站的策略,對於一家仍在虧損的車企而言,難免招致投資者的質疑。
2022 年四季度,蔚來的毛利率驟降至 3.9%,全年也僅為 10.4%。當季蔚來的淨虧損也攀升至 57.86 億元,同比翻了近 2 倍。
但沈裴對此直言,換電站肯定不背這個(虧損)鍋,換電創造的價值非常大。
他所説的價值就是用户與銷量。
在新能源產業各個重量級選手中,蔚來一直是豪賭換電的那個,造車與建電站共進,通過換電等服務吸引更多用户,是李斌的信條。
早期的蔚來,通過免費換電池,用極致的用户體驗建立起了護城河,至今蔚來仍堅持換電這一模式。
據沈斐透露,目前蔚來車主補能的電量,有過半都來自換電,並且佔比還在不斷上升。
從用户服務和基建的角度,蔚來的這種打法,有點像當年的京東。
在電商領域,京東當年也是堅持自營、重金自建物流。因為劉強東發現了需求痛點,要提供高品質、快速送達的商品。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自建拖累了利潤的京東備受質疑,不過最後京東的模式成功了,在業內站穩了腳跟。
自營模式也成就了劉強東,成為繼阿里淘寶之後又一個沒人能超越的電商巨頭。
蔚來堅持自建換電站,一旦形成規模壁壘,培養了用户習慣,就相當於圈定、鎖住了一部分重度用户,車主們換購或者口碑傳播,都將給蔚來的銷量添磚加瓦,進一步鞏固它的市場份額。
從用户體驗角度出發,除了站點沒那麼多之外,換電幾乎是當下唯一可以與燃油車加油效率相提並論的補能方式。
但問題是,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重金投入換電與銷量增長必須取得平衡,否則蔚來無法長期支撐。
按照蔚來今年 1000 座新增換電站,單站建設成本 200 萬元的保守數字估計,至少需要 20 億元,這還沒算運營成本。
對於目前手握 455 億元現金的蔚來而言,生存或許不再是問題,可花出去的真金白銀與銷量不成正比的話,卻會消磨投資人的耐心。
業績會上,蔚來董事長李斌立了不少 FLAG,除了要實現 24 萬台年銷目標外,蔚來還要在今年 Q4 實現盈虧平衡。
豪賭換電的蔚來,是新勢力中膽大的另類。
李斌也坦言,友商同行都有很多困惑,面臨非常難的抉擇。“蔚來是一家創業公司,沒有資格停下來想太多。我們在確保經營風險可控、提升效率的同時,還是認為要堅決為長期的、最後的勝出去投入。”
站在當下,沒有人能知道李斌的選擇是對是錯。蔚來的這場賭局勝還是敗,只能交給時間去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