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一生之敵”?AI 的 “安卓時刻” 也來了

Meta 開源大模型代碼,開啓 AI 安卓時刻,比 GPT 系列僅落後 6-18 個月,以後人人都可以定製自己的大模型。
英偉達的 CEO 黃仁勳,把眼下這場由 ChatGPT 開啓的 AI 熱潮稱為人工智能的 iPhone 時刻。
技術上冠絕羣雄的 OpenAI 和蘋果一樣創造出了一款革命性的產品,手握顛覆舊世界的鑰匙,但也和蘋果一樣封閉——從 GPT4 開始,這家公司不再公佈技術細節和訓練數據,正式從一家非盈利研究機構,轉型為背靠微軟的超級獨角獸。
但 AI 領域絕不會是一個寡頭壟斷的戰場,有 iPhone,自然也有安卓。不久前,Meta 發佈開源大語言模型 LLaMA,越來越多的公司有望在開源模型基礎上定製自己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也正在迎來 “安卓時刻”。
Meta 開源開啓 AI 安卓時刻
大語言模型是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的技術基座,也是目前的人工智能競賽的核心要素。根據不同機構對模型源代碼的開放程度,大致可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 OpenAI、Adobe、谷歌、百度等公司為代表的非開源派;一派是以 META、Cerebras Systems、智譜 AI 等公司為代表的開源派。
在開源派中,技術上和 OpenAI 差距最小的,是 META 剛發佈不久的 LLaMA。
LLaMa 大致對標 GPT-3,但體積不到後者的 1/10,模型的參數量從 70 億到 650 億不等。
大型語言模型需要大量算力來運行,每次回應指令都要進行數十億次計算。模型的體量更大,消耗的算力也就更多,成本也更高。華爾街見聞此前曾介紹過,按照 ChatGPT 加載模型和文本的速度,OpenAI 每天的算力成本至少 10 萬美元。而 LLaMA 的訓練和使用成本都遠低於 GPT 系列,甚至可以在普通的蘋果電腦上運行。
LLaMA 在性能上和 GPT 的差距也不大。在一篇論文中,META 的研究人員表示,LLaMA 模型的 130 億參數級版本 LLaMA-13B 在大多數基準測試中比 OpenAI 的 GPT-3 模型表現更好。

META 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在社交媒體上表示:
“LLaMA 已經在生成文本、對話、總結文章,以及解數學題和預測蛋白質結構等更加複雜的任務中展示出了不俗的能力。”
開源的價值
在全球智能機市場中,安卓系統憑藉開源,被諸多手機廠商所採用,如三星、小米、華為、OPPO 等等,絕大多數部分品牌手機均搭載谷歌安卓系統。
開源讓安卓開發變得更加靈活和自由,同時也使得安卓生態系統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癿需求對安卓系統進行深度定製,如小米的 MIUI 和 OPPO 的 ColorOS 等。安卓的開源性也促進了技術共享和交流,使得更多人能夠參與安卓應用開發。
而在 AI 領域,開源的意義同樣重大,與最先進的 GPT 系列相比,開源模型僅落後 6-18 個月。
隨着 Meta-LLaMA 的開源,2023 年整個人工智能領域也將迎來一波新的競爭,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