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正義發狠了?關鍵 IPO 之前 ARM 計劃改變專利費收取模式

ARM 計劃效仿高通聯發科,根據終端的價值收取專利使用費,此舉將提振 ARM 數倍專利收入,但目前遭到客户阻力。
軟銀孫正義押寶的 ARM 最快本月啓動赴美上市程序,但在此之前,該公司正在尋求提高價格以提振營收。
據報道,ARM 最近通知了幾家最大的客户,稱其將徹底轉變商業模式,計劃不再根據芯片的價值向芯片製造商收取使用其設計的專利費,而是根據終端的價值向製造商收費。
智能終端的價值比芯片高得多,這意味着,ARM 每售出一款設計,就能多賺幾倍的錢。
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目前包括聯發科、優素科和高通,以及小米和 Oppo 等多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都被告知了 ARM 定價政策擬定的變化。
這一變化是數十年來 ARM 最大的商業戰略調整,據一名 ARM 的前高級員工對媒體表示:
ARM 對客户説:“我們希望在基本相同的東西上獲得更多的報酬。”
軟銀目前所做的是測試 ARM 壟斷地位的市場價值。
根據 Arm 提出的新商業模式,專利使用費將根據移動設備的平均售價 (ASP) 而不是芯片的平均售價來設定。這些變化將主要涉及 ARM 最突出的 “Cortex-A” 設計。
媒體表示,根據設備價格收費是整個電信設備市場的普遍做法,高通、諾基亞和愛立信都對其專利採用了類似的模式。高通智能手機計算芯片的平均價格約為 40 美元,聯發科為 17 美元,優素科為 6 美元。
但 ARM 的問題在於,該公司試圖更改建立已久的銷售和定價模式,這很有可能遭到客户的阻力。
有報道稱,一些終端製造商迄今仍拒絕 ARM 提出的計劃,而 ARM 表示希望這一改變能從 2024 年開始。
“全村的希望”
如今 ARM 啓動上市在即,作為軟銀和孫正義期盼扭虧的重要 “武器”,此次 ARM 定價調整背後可能也被給予了厚望。
2016 年,軟銀斥資 330 億美元收購 ARM,並試圖在 2021 年將其出售給英偉達未果,此後軟銀便一直計劃推動 ARM 上市。
然而,過去一年,由於其科技投資的價值在行業低迷中受到重創,軟銀遭受了嚴重虧損,ARM 就成為了 “全村的希望”。
去年 11 月,孫正義在其最後一次參加的軟銀財報業績電話會上宣佈,他將不再參與軟銀的日常管理和其他活動,而是專注於推動 ARM 的 IPO 事業。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軟銀在經歷了連續四個季度的虧損之後,其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家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去年 2 月曾表示,他希望 ARM 的上市是半導體行業歷史上 “規模最大” 的一次。
目前,ARM 在軟銀淨資產價值中所佔的比例為 16%,高於軟銀國內移動業務資產所佔的 13% 份額。
麥格理分析師 Paul Golding 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孫正義押寶 ARM 似乎是 “明智之舉”,因為軟銀的未來及其股價 “現在完全取決於 ARM 和願景基金 (Vision Funds) ,願景 1 期持有 ARM 公司 25% 的股份。
就目前而言,ARM 是軟銀集團當季少見的增長板塊。
2022 年財年第三財季,ARM 的總營收同比增長 28% 至 7.46 億美元,前三季度税前利潤同比增長 77%。
與此同時,軟銀第三財季淨虧損達到 59 億美元,其中光是願景基金投資虧損就達到 50 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季度處於虧損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