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運營商資本開支,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激進?| 見智研究

天翼雲收入翻倍、23 年電信的資本開支透露出哪些秘密?
中國電信港股披露了 2022 年全年業績,營業收入為 4814 億元,同比增長 9.5%,淨利潤為 276 億元,同比增長 6.3%;派息率從 21 年的 60% 提升到 22 年 65%。
分業務來看:
- 產業數字化收入 1178 億元,同比增長 19.7%。天翼雲實現翻倍收入(同比增長 107.5%),全年收入 579 億元。
- 移動收入 1910 億元,同比增長 3.7%;5G 用户滲透率達到 68.5%;
- 固網及智慧家庭收入 1185 億元,同比增長 4.4%;千兆寬帶滲透率達到 16.8%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中國電信的收入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產業數字化和天翼雲,移動用户和智慧家庭收入增長處於瓶頸期。
在上週我們也對三大運營商的業務想象力進行了一一點評,詳情參見“中移動” 們的 “數據要素” 想象力一文。
結論包含:運營商資本開支向產業數字化轉移;23 年中國聯通的資本開支與 22 年持平。
根據中國電信最新公開數據顯示:公司 23 年的資本開支為 990 億元,同比增長 6.7%,並且資本開支結構向產業互聯網傾斜的跡象非常明顯(與我們此前的觀點一致)。
23 年 CAPEX 中產業互聯網投資佔比進一步增長,從 22 年的 30%(271 億元)增長至 39%(380 億元)。
但是總的來説,資本開支的增長速度並非超預期(與 22 年的增速一致),公司對於投資支出還是處於謹慎的狀態。
天翼雲進入快速收穫期,份額佔比持續增長
值得特別關注的就是天翼雲,22 年上半年收入已經實現翻倍,根據全年營收來看,下半年也保持符合預期的增長速度。
天翼雲已經全面進入 4.0 商用階段,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雲和國內最大的混合雲供應商;
在專屬雲領域份額穩居第一,並且是國家雲建設的領軍企業。
在 22 年 7 月 “國家雲” 概念及基本框架首次明晰,中國電信引入多家中央企業戰略投資者打造國家雲公司。並且,在圍繞數字社會發展中,引入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中央企業戰略投資者,組建股權多元化的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推動中央企業雲計算資源整合。
對於國家雲、或者國資雲的重要性此前見智研究已經在從數字經濟上升到數字中國一文中進行過解讀。
在國內公有云(IAAS+PAAS)市場中,天翼雲的份額也在不斷提高,從 21 年市場份額第四,現已經進入前三(公司最新財報顯示)。

此外,對於當下關注度非常高的算力需求上,中國電信也給出了靚麗的數據:22 年新年天翼雲算力 1.7EFLOPS,算力總規模達到 3.8EFLOPS,同比增長 81%。
中國電信也曾公開給出過25 年的目標:算力規模超過 13EFLOPS,服務器規模達到 120 萬台。
當下,中國電信已經是國內 IDC 資源數量最多,分部最廣的企業之一。目前擁有 700 多個數據中心和 3,000 多個邊緣 DC;IDC 機架達到了 51.3 萬架,機架利用率超過七成。
小結
見智研究認為:中國電信的天翼雲已經初步具備了可以提供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算力服務能力,加之與產業的密切合作,23 年天翼雲的需求會非常旺盛,產業數字化服務也在有序擴張中。
從電信的資本開支總量來看增長沒有超預期,還是處於保守狀態。並且根據此前對運營商的 CAPEX 增長判斷,其他運營商也基本上保持同步趨勢,但是產業數字化佔比進一步擴大。
不過,運營商一般也會有在年中按市場情況再做資本開支變動的慣例,不排除屆時隨着 AI 需求拉動算力服務的增長,運營商可能出現再度擴大資本開支的情況出現。見智研究後續還將繼續跟進最新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