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都是錯!本週,鮑威爾很難,美聯儲很難

華爾街見聞
2023.03.21 07:5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鮑威爾正在迎來他的 “沃爾克時刻”。

一道難題擺在鮑威爾和美聯儲面前:加息 or 不加息——加息將加速銀行業危機的蔓延,但若不加息或降息,又將放任仍然高漲的通脹。

美聯儲本週三將宣佈議息決議,正如 “新美聯儲通訊社” Nick Timiraos 所言,在當前的情形下,美聯儲官員們必須在通脹擔憂與對銀行業動盪溢出效應的新擔憂之間取得平衡: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他的同事本週面臨他們多年來最艱難的決定之一:是再次加息以對抗頑固的高通脹,還是在 2008 年以來最嚴重的銀行業危機中暫停加息。

Timiraos 表示,這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的官員們很可能出現分歧:那些認為貸款和其他金融狀況因當前的銀行業風險衝擊而面臨突然收緊風險的美聯儲官員可能傾向於暫停加息;那些認為銀行業危機的影響更有可能是暫時的、受控的或温和的官員可能會主張在通貨膨脹率仍然很高的情況下繼續推進新的一次加息,旨在為經濟降温以遏制通脹。

在硅谷銀行暴雷之前,幾乎所有分析師都預計美聯儲將至少加息 25 基點或 50 基點,但危機發生之後,這種觀點發生了 180 度大轉彎——現在市場預計美聯儲在明年 1 月份前降息 3 次左右,美聯儲最多在 3 月或 5 月再加息 25 個基點,然後再轉向下行。

當前廣泛的共識仍預計 3 月加息 25 個基點,高盛和巴克萊等多家銀行呼籲暫停加息,而激進的野村證券預計將降息,還有少數銀行仍呼籲加息 50 個基點。

Timiraos 認為,美聯儲是否繼續加息 25 個基點的決定可能部分取決於市場如何消化瑞銀收購瑞信的消息,以及美國和其他經濟體採取的平息市場對銀行業擔憂的舉措是否奏效。

鮑威爾的 “沃爾克時刻”

TS Lombard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Steven Blitz 認為,鮑威爾正在迎來他的 “沃爾克時刻”——要麼履行承諾,將增長拉到趨勢以下,使失業率上升,要麼在銀行業出現問題時就退縮。

他説,小型銀行一直是激進的放貸者,現在將改變方向,但銀行體系面臨的更廣泛問題不是管理不善,而是科技行業的疲軟——本輪週期中,科技行業被似乎無休止的廉價資本流入所扭曲,而這種資本流入如今已經結束:

今天,我們無法知道科技行業問題的規模,以及它的影響有多深,因為該行業充滿了從私人中介機構借入私人資金的私人公司——沒有數據或監管的範圍。

然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很多地方也對美國的科技行業進行了投資,使其影響遍及全球。 科技行業不像住房那麼大,也不像借款人或貸款人那樣具有槓桿作用。

但科技行業與住房行業的共同點是,自 08-09 年經濟衰退結束以來,科技行業一直是這個週期中被寬鬆貨幣流所扭曲的行業。

每個週期都有其典型,即經濟衰退的中心。

Blitz 認為,美聯儲應該加息 25 基點,但考慮到最近資金流動的不穩定,他們更有可能退縮,並將預期的金融條件收緊作為足夠的理由來保持資金利率的不變:

如果市場在週二之前已經穩定下來,他們很可能會加息到 25%,但週末的事件和對第一共和銀行的新壓力錶明情況並非如此。

沒有免費的政策午餐——停止和放緩的警示故事在 1966 年很明顯,這是通貨膨脹時代的原罪。

在文章中,Blitz 還提出了這樣一個反問:

隨着資產危機演變為信貸危機,無論科技及其金融生態系統是否最終將更廣泛的經濟拖入衰退,這不就是緊縮的目的嗎?

如果不是通過製造經濟衰退,美聯儲還能通過其他什麼方式軟化勞動力市場,使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