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解盤 | 海外風險外溢影響港股 資金湧入黃金避險

【解剖大盤】週末降準,一度讓市場很興奮,以為股市要大漲。A 股市場還好,起碼還受到了一些刺激。不過,港股這邊連個高開都沒有,直接低開低走,大跌了 517 點。 這次降準釋放了 5000 多億,從本質上來説,降準並不是針對股市的,主要是緩解前面天量信貸帶來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問題。同時,也不代表是政策的轉向。
【解剖大盤】
週末降準,一度讓市場很興奮,以為股市要大漲。A 股市場還好,起碼還受到了一些刺激。不過,港股這邊連個高開都沒有,直接低開低走,大跌了 517 點。
這次降準釋放了 5000 多億,從本質上來説,降準並不是針對股市的,主要是緩解前面天量信貸帶來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問題。同時,也不代表是政策的轉向。因為中國 3 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為 3.65% 和 4.3%,與此前持平。看清了這兩點,預期自然就沒那麼高。
瑞銀宣佈將以 30 億瑞郎收購瑞信,並同意承擔高達 54 億美元的損失。看上去瑞信獲得了生機,但代價卻慘痛,瑞信市值較週五打四折。更糟糕的是,作為瑞士信貸與瑞銀合併救助協議(rescue merger)中的一部分,AT1 債券減值為零,這意味着價值約 160 億瑞郎(約合 172 億美元)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的持有者將血本無歸。
根據歷史統計,此次減記將是歐洲總規模達 2750 億美元的 AT1 市場最大一次價值減記事件,損失規模遠超過發生在 2017 年西班牙銀行 Banco Popular SA 債券面臨的 13.5 億歐元減記,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打破資本結構的做法,將對任何瑞士金融債務產生長期影響。注意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景順(Invesco)和 BlueBay 此前都是眾多持有瑞信 AT1 債券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這個連鎖反應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
香港金管局表示,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總資產約為 1,000 億港元,佔香港銀行業總資產少於 0.5%。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風險沒有那麼打,但 AT1 債券的衝擊不可小覷。3 月 20 日週一,部分亞洲銀行的額外一級資本(AT1)美元債價格創紀錄最大跌幅。滙豐 AT1 債券每 1 美元面值下跌逾 5 美分,至 90 美分下方。在海外有風險敞開口的銀行股普跌,滙豐(00005)、渣打(02888)股價均跌超 6%。
3 月 20 日,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正式推出。根據安排,投資者若未及時回覆開户券商同意其轉交個人身份信息的要求,後續其交易行為將受到限制,只能賣出而不能買入股票。這個新規對投資者和券商都會有影響,過去 “一人多户打新” 的漏洞將被堵上,券商的新股孖展融資收入估計會受到影響。實名制政策讓證券交易行為更加透明、規範。穿透式監管從長期看對維護市場穩定有利,但短期的衝擊不好評估。
在這種環境之下,市場的旗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00941)、中國電信(00728)、中國聯通(00762)均遭到空頭打壓,包括強勢的中興通訊(00763)也衝高回落。不過,AI 熱度預計還會反覆發酵,注意英偉達將於 2023 年 3 月 20 日至 23 日採用線上方式舉行 NVIDIA GTC 大會,這次規模空前,而且還搞了一箇中國專場,頭部企業都有參與。會議期間估計會不斷傳出一些新的內容。今天基礎建設類中國鐵塔(00788)表現堅挺。
市場沒有突出的板塊,資金再度湧入了黃金類,如招金礦業(01818)、中國黃金國際(02099)、紫金礦業(02899)等。黃金股向來不好把握,因為影響的因素眾多,一般行情修復的時候資金就容易出現撤離。
週末華為官宣:今年 4 月份華為的 MetaERP 將會 “宣誓”,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統 MetaERP 軟件。既然華為自己要搞 ERP,那麼對金蝶國際(00268)會形成衝擊,因為市場的理解是屬於競爭關係。不過,華為願意進入這個領域,説明華為內部對 ERP 穩態每年市場的評估可能在千億以上,而不是二級市場當前認為的每年小几百億,那麼市場容量足夠大的前提下,金蝶通過差異化來獲得自己的空間應該也是走得通的。
恒指今天的下跌主要是受到海外銀行風險外溢的影響,這個風險暫時來看還不好評估。這次從美國到歐洲的蔓延讓人始料未及,預計還會持續消化這個因素。資金繼續會往確定性方向聚焦,如 AI、國產替代等。
【板塊聚焦】
根據財通證券研報:3 月國內招標量年內新高,截至 3 月 18 日,2023 年 3 月國內儲能招標超 7GWh,已超 1 月全月招標容量(1 月為淡季不淡的招標量),而 1 月相比 2 月為招標高峰,3 月或將成 23Q1 招標量最高月份。截至 3 月 18 月,2023 年 3 月國內儲能中標容量已超 4GWh,且中標項目以儲能設備及 EPC 為主。從無論國內儲能招標量還是各廠商在手訂單角度而言,儲能企業業績增長確定性強。
港股市場儲能類個股主要有:上海電氣(02717)、中集安瑞科(03899)、威勝控股(03393)。
【個股掘金】
上海電氣(02727):與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儲能業務值得期待
近日,上海電氣自動化集團與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持續推進智能製造數字化解決方案和城市治理的數字化賦能與區域產業結合,共同推進產業建圈強鏈,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智能製造數字化解決方案和城市治理方面的合作。
點評:進入 2023 年,峯谷電價差進一步拉大,超過 1 元/kWh 有 10 個省市,其中最高的為上海 2.12 元/kWh。上海電氣將在安巢經開區建設 1GWh 儲能液流電池生產線,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不低於 6 億元。另外,公司擬將其持有的欣機公司 100% 股權轉讓給電氣控股,代價為欣機公司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約人民幣6.87 億元,本次股權轉讓預計對公司將產生税前淨收益約人民幣 2.87 億元。
零跑汽車(09863):3 月 21 日公佈年報 高性價比車型有望躋身新勢力第一梯隊。
公司公佈,謹訂於 2023 年 3 月 21 日(星期二)舉行董事會會議,以(其中包括)批准集團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及其刊發,並建議派付末期股息(如有)。公司管理層將於 2023 年 3 月 21 日(星期二)(北京╱香港時間)下午七時正透過網絡直播就集團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舉行電話會議。
點評:零跑汽車公佈 2 月交付數據,2 月交付新車 3198 台,環比增長 180.77%。零跑在年度新品發佈會上發佈包括 C11 增程版等 4 款新車。華創證券指,此舉將國內增程式電動車售價拉至新低,零跑開啓純電 + 增程雙動力佈局。公司全域自研能夠帶來規模化成本優勢,方便調整價格、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憑藉車型高性價比以及獨到的產品定義能力有望逐漸躋身新勢力第一梯隊。
綠城管理(09979):22 年歸母淨利增約 32% 代建行業龍頭連續七年蟬聯行業第一
年報顯示,2022 年綠城管理實現營業收入 26.56 億元,同比增長 18.4%,實現歸母淨利潤 7.45 億元,同比增長 31.7%,再次兑現業績指引;合約總建面突破一億平米,新拓代建費增長 21.1%。綠城管理在業績會上宣佈擬進行全額派息,這也是 2023 年首家 100% 派息的上市公司,
點評:在行業不景氣之下,公司能取得如此成績可見公司有獨到之處。數據顯示,2022 年綠城管理市佔率為 25.5%,連續七年蟬聯行業第一。東吳證券研報指,代建行業具有區別於傳統開發的逆週期、輕資產、高盈利屬性。從需求端長期來看,房企信用環境惡化與土地市場 “國進民退” 的背景下,中小房企和城投公司的商業代建需求穩定增長;短期來看,保障性租賃住房與 “保交樓” 等項目紓困推進使得政府代建與資方代建持續擴容。經過測算,2026 年代建業務的新簽約金額規模達到 397 億元,2022-2026 年 5 年總規模可達 1729 億元,增速維持在 6%-11% 區間,有望顯著跑贏房地產銷售市場。綠城管理控股在多個代建業務領域先發優勢明顯,已實現較為成熟的商業運營管理模式,將率先受益於行業規模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