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軍離開後的第一場業績會

華爾街見聞
2023.03.20 10:3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龍湖守住了正增長的底線。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上市十四年,這是創始人吳亞軍第一回沒有出現在龍湖業績會上。

新任董事會主席陳序平坐到了主席台的中央,右邊是 CFO 趙軼,左邊是個新面孔——地產航道總經理張旭忠。

經歷了行業調整、機構做空、董事長卸任之後,龍湖這家兩千億級的龍頭房企形成了新的 “鐵三角”,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投資者面前。

過去一年,龍湖是民營房企中,少數幾家在規模、利潤上實現正增長的房企。

財報顯示,2022 年,龍湖實現營業收入 2505.7 億元,同比增長 12.2%,歸母淨利潤約 243.62 億元,同比增 2.1%。其他如碧桂園、旭輝、富力等都是負增長。

其中,開發業務營收 2270.17 億元,同比增長 11%。

經營性業務成了龍湖整體收入、營收提升的壓艙石。去年,龍湖包括商場、租賃住房在內的運營業務收入 118.87 億元,同比增長 14.1%,龍湖智創生活和龍智造等服務業務,去年營收 116.7 億元,同比增 38.6%;這兩者佔總利潤的比重,也較 2021 年提升了 10 個百分點至 27%。

弱市下仍能盈利,還與龍湖持續多年的財務自律有關。三道紅線方面,龍湖連續七年處於綠檔;平均借貸成本也從 2021 年時的 4.14%,進一步降至 4.10%;隨着去年 50 億公司債和 35 億中國中票發行,龍湖調整了整體負債結構,平均賬期為 6.67 年,一年以內到期的短債僅佔約 9.9%。

趙軼表示,接下來龍湖會加大國內融資,在合適時採用境外融資,讓現金流和債務結構能夠應對行業週期,保持融資成本的絕對競爭力。

龍湖管理層對資產質量也頗為自信。在大部分房企都計提減值之時,龍湖沒有進行這樣的操作。趙軼表示,這是因為整體土地成本可控,處置空間也比較大。

當然,在行業下行期裏,龍湖也難免受到衝擊。去年龍湖開發業務結算毛利率 17.9%,較 2021 年時的 23% 下滑約 5.1 個百分點。

趙軼認為,這兩年行業利潤在迴歸社會平均水平,龍湖也在迴歸。接下來,隨着新增土地逐漸進入結算軌道,龍湖毛利率會回到 25% 左右。

張旭忠亦指出,未來在拿地策略上,龍湖會堅持以銷定支,並嚴守投資刻度,儘可能優中選優。

讓人唏噓的是,龍湖成了下行週期中,少見的民營房企盈利樣本。原本,營收和利潤的穩健增長,是過去三十年房地產的常態,如今卻成為了少數。

陳序平坦言,這份業績來之不易,他用 “增肌控重”、“難而正確” 來形容龍湖作出的努力,在控制負債,利潤穩中有增和優化資產質量上,龍湖找到了自己的平衡。

他慶幸,在這波週期後,龍湖成了僅有的 “開發 + 運營 + 服務” 格局沒有被稀釋的頭部房企之一。

按照陳序平的規劃,未來 5 年內,龍湖經營性業務利潤的比例,非常有希望達到 50% 以上,這也會讓龍湖的利潤盤面更加健康。

陳序平認為,地產行業在經歷了深度調整後,拐點已現。

市場也有了積極的信號。在張旭忠的觀察中,2 月份,包括北京、成都、蘇州、南京、西安和重慶等重點城市,到訪量和成交量都在逐漸提升。像龍湖前兩個月銷售額 282 億元,同比增長 41%,這也提振了士氣。

陳序平對智創生活和龍智造等服務業務也寄予厚望,認為接下來每年會保持 40% 至 50% 的增長。

看起來,創始人吳亞軍的去職,並沒有影響龍湖,這家公司在弱市中仍保持了定力。當然,吳亞軍仍會以顧問身份,繼續給公司提供建議和意見。

未來的地產行業,會在一代地產大佬們退去後,在陳序平等明星職業經理人手裏書寫。一個新的行業格局,也在不斷重構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