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市風暴週一見?170 億美元瑞信高風險債券 “一夜清零”

瑞信債券持有人被迫承受的損失比瑞信的股東更大這一情況發生了。股票持有人還剩四成,AT1 債券持有人分文不剩。
170 億美元瑞士信貸(瑞信)高風險債券持有人,成了瑞銀與瑞信這樁歷史性收購案背後的最大輸家。
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週日,趕在週一亞市開盤前,在瑞士政府的 “撮合下”,瑞銀宣佈將以 30 億瑞郎收購瑞信,而在此次收購後,面值約 160 億瑞郎(約合 172 億美元)的瑞信 Additional Tier 1(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
這意味着,為確保私人投資者參與並增加瑞信的資本儲備,以幫助瑞士政府分擔成本,170 億美元的債券將變得一文不值,這也將是歐洲規模達 2750 億美元的 AT1 市場中最大一次價值減記事件。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表示:
在與瑞士金融監督管理局 FINMA,瑞士聯邦和瑞士央行密切合作下,瑞銀將全面收購瑞信。
非常規的政府支持措施將觸發瑞信 AT1 債券約 160 億瑞郎的名義價值被完全減記,從而增強該行的核心資本。
但有分析認為,將 AT1 債券完全減記令市場頗感意外,這可能會對債券市場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導致其他銀行的債券出現拋售的情況。媒體援引一位持有瑞信貸 AT1 債券的人士話稱:
FINMA 打破資本結構的行為將對任何瑞士金融債務產生長期影響。
有經濟學家認為,債券持有人通常在公司出現危機時享有更高的優先權,但是這次決策把股東的利益放在了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之上。因此該決定可能成為歐洲債務市場的 “噩夢”。瑞信債券持有人被迫承受的損失比瑞信的股東更大這一情況發生了。
Axiom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研究主管 Jérôme Legras 表示:
如此公然破壞債權人的受償優先制度,並以犧牲債券持有人來提高股權交易的決定,可能讓市場感到震驚。
AT1 債券是什麼
銀行補充一級資本金(AT1)債券是在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後被引入歐洲,被用於在銀行面臨破產時承擔損失,從而減輕政府和納税人的財政負擔。
這種債券的特點是可以在發行人需要資本時將其轉換為股票,以增加其資本儲備。
也就是説,AT1 債券的持有人可能會在銀行資本充足率降低到某個水平或遇到財務壓力時需要增加資本時,將 AT1 債券轉換為股票或將其納入發行人的資本結構中。這有助於增加銀行的資本儲備並提振其資產負債表,從而使銀行能夠繼續經營。
當銀行陷入危機時,AT1 債券可通過轉股或者減記本金的方式幫助銀行吸收損失,AT1 債券的收益通常高於普通債券,因為它們的風險更高。與普通債券不同,AT1 債券的本金可能不是固定的,也不一定會在到期時歸還。
AT1 債權人的受償順序優先於普通股股東,排在存款人、一般債權人及次級債等二級資本工具持有人之後。簡單來説,清償順序為存款、各種金融債、T2 債、其他一級資本債、優先股、普通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