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如何從次貸優等生變成雷曼第二?

華爾街見聞
2023.03.17 01:3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富貴險中求。

硅谷銀行倒閉引發的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已經蔓延到了大西洋對岸的歐洲,而引爆歐洲恐慌情緒的則是近兩年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瑞信。

3 月 14 日,瑞信發佈財報稱,在 2021 財年和 2022 財年的報告程序中發現 “重大缺陷”,未能在財報中設計和維持有效的風險評估。該份財報原本應定於 3 月 9 日發佈,因 SEC 的詢問而推遲。

2022 年財報顯示,瑞信全年淨虧損 73 億瑞士法郎,為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年度虧損,且四季度有大量存款和淨資產流出,金額達到 1105 億瑞郎,導致 2022 年全年資產流出總額達到 1232 億瑞郎,相比之下,2021 年資產流入 309 億瑞郎。

近年來瑞信在業務上頻繁踩坑。

2021 年 3 月對沖基金 Archegos 爆倉,瑞信成為損失最為嚴重的銀行,損失超過 50 億美元。同月,英國金融公司 Greensill Capital 因陷入嚴重財務困境向英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瑞信被迫凍結與 Greensil Capital 共同管理的 100 億美元基金。2022 年初瑞信又發生用户數據泄露事件。

拉長時間看,自 2000 年以來瑞信因税務違規、不當競爭等原因累計支付超過 110 億美元的罰款。最近的一筆是因為 2022 年違法投資者保護規定被 SEC 罰款 1.25 億美元。與當年官司纏身的德銀不相上下。

從業務模式和體量來看,相較於硅谷銀行,瑞信作為系統重要銀行,與當年的雷曼更像,因而引發市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