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散户殺回來了!今年 1 月日均流入資金創新高

機構空頭再次被 “逼到牆角”?
曾經在 2021 年 “創造歷史” 的美股散户們又殺回來了,而這一次他們的聲浪更高過從前。
Vanda Research 最新報告顯示,1 月美股市場迎來了散户投資者的井噴,平均每天向市場投入 15.1 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記錄。

該機構分析師 Mario Iachini 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散户投資者一直在推動美國股市的波動:
最近的調查顯示,機構投資者羣體仍然廣泛看跌股票,低估散户羣體的重要性是不明智的。正如許多看跌的對沖基金在 2021 年初以非常艱難的方式學到的那樣。
這與 1 月份的零售銷售和就業數據相一致,表明消費者保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購買力水平。
雖然這是否是由於強勁的就業市場或大流行的刺激措施帶來的超額儲蓄還沒有定論,但底線是,投資者應該注意來自 “不成熟的資金” 人羣的信號。
Vanda 指出,考慮標準普爾 500 指數收於正區間的情況下,本週三美股總購買量超過了之前在 2 月 8 日創造的記錄:
正常情況下,當標準普爾 500 指數日跌幅在-1% 至-4% 之間時,才會出現這種水平的資金流入。
這種類型的行為表明,散户的 “FOMO”(錯失恐懼)比任何近期調查的情緒都要多。
小盤股崛起 空頭遭 “暴擊”
在散户的湧入下,那些被他們親睞的股票取得了優異的表現,與此同時,機構空頭也承受了痛苦。
近幾個月來,散户投資者購買最多的十隻股票相對於標普 500 指數反彈得更為強烈,這些公司今年獲得的散户資金流入超過了 185 億美元。由於這些股票的市值較小,因此更容易受到資金流入的影響。

除了十大最受歡迎的證券之外,還有許多小盤股今年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 (總計約 22.3 億美元)。此外,這類股票的加權平均表現約為 +50%,遠遠超過標準普爾 500 指數 8.2% 的總回報率。

儘管散户投資者的淨流入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着可能並不意味着他們的資金即將消耗殆盡。
下圖表明,散户投資者擁有大量資金,這些資金以貨幣市場基金的形式存在,一旦對未來市場回報的信心更廣泛地增強,這些資金就可以繼續部署在股票領域。

對機構空頭來説,雪上加霜的是,期權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看漲頭寸。
話雖如此,Vanda 指出,季節性表明在未來幾周,隨企業披露業績報告,投資者開始為 4 月中旬的納税日做準備,資金流動可能會有所減弱。如果股票市場繼續表現良好,資金可能會轉向規模較小、投機性較強的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發生了)。
雖然同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在期權市場,尤其是 “末日期權” 0DTE 期權活動占主導地位,但鑑於目前仍處於經濟週期的後期階段,Vanda 預計 2020-21 年的泡沫不會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