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強愈顯歐弱,ChatGPT 扯掉了歐洲科技的遮羞布

智通財經
2023.02.21 02:2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當問答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美國發展得火熱朝天時,歐洲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

當問答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美國發展得火熱朝天時,歐洲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儘管 ChatGPT 發展還出於初期階段,但其也在再次提醒人們,歐盟在科技方面越來越落後於美國。

現在,這片孕育了諾基亞 (NOK.US) 和愛立信 (ERIC.US) 等通訊巨頭的土地,是如何成為科技界遺忘的土地的?一些人將矛頭指向了歐盟法規繁文縟節——即一系列的監管法案《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GDPR)》、《數字市場法 (DMA)》、《數字服務法 (DSA)》等。因為歐盟專員 Thierry Breton 希望出台更嚴格的人工智能規則,以管控新型聊天機器人,因此科技遊説人士對 Breton 大為不滿。

也許法國 IT 服務管理公司 Atos SE(AEXAY.US) 是困擾歐洲科技行業更深層次問題的一個更好的例子。航空航天巨頭空客 (EADSY.US) 提出投資 Atos SE 旗下大數據和網絡安全業務 Evidian。這筆潛在的交易被描述為通過雲計算和先進計算的增長,提升歐洲科技 “主權”。

看看 Atos 的股價就會發現,該公司只是歐洲科技業衰退的一個症狀,而不是補救措施。通過收購,該公司在 2010 年代的收入和員工人數都翻了一番,但在轉向雲計算和擺脱舊的 IT 基礎設施方面速度太慢。與此同時,反觀微軟 (MSFT.US) 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等公司投入鉅額資金髮展自己的雲業務,並與亞馬遜 (AZMN.US) 一起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而且微軟和谷歌正在競相投資問答式人工智能。

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研發差距似乎與此相關。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Alphabet 和微軟是 2021 年全球研發支出最大的三家企業之二,分別約為 300 億美元和 230 億美元。排名前十的唯一一家歐盟公司是大眾汽車公司,該公司花費了 156 億歐元 (166 億美元)。空客以 29 億歐元遠遠落後,而 Atos 為 5700 萬歐元。

政策制定者可能認為,要縮小差距,只需拼湊出規模越來越大的國內或地區冠軍企業。但 “歐洲雲” 的抱負收效甚微。

前 Atos 高管 Olivier Coste 在一本關於歐洲科技落後的新書中認為,真正的問題更多地在於在歐盟失敗的高昂成本——表現為企業重組。與美國不同的是,裁掉工程師的成本是每人數十萬歐元,而且需要時間進行談判,還會打擊留下來的員工的積極性。他認為,這阻礙了在高失敗率的科技項目上冒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歐盟,20 世紀時代的工業企業更擅長漸進式創新,而不是激進式創新,它們在技術上的投入超過了 21 世紀。

Coste 對此的處方是降低失敗的成本。他建議採用丹麥式的 “靈活保障”(flexicurity) 方法來應對科技行業的工作。這意味着在僱傭和解僱員工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同時用足夠收入的安全網來保護那些失業的人。其他人則建議進行更多的顛覆性創新,比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另一個辦法是提高歐洲研究人員的薪酬。

顯然,在疫情期間過度招聘後,硅谷最近的裁員潮看起來不像是可以效仿的。但 Atos 也不是一個穩固的地方。它在重組方面拖了後腿,現在需要 16 億歐元的額外資金,直到 2023 年。這一數字基本上相當於其目前的市值,對於一家 2017 年市值為 130 億歐元的公司來説,這是一個尷尬的數字。Tamlin Bason 表示,考慮到增長前景,分拆 Atos 是不是最好的出路還不清楚。

也不全是厄運和悲觀。歐洲投資銀行最近推出的 38 億歐元風險投資計劃等舉措可能會加速投資和創新。但當歐洲一邊保護其網絡工業複合體,一邊監管聊天機器人時,很難擺脱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目前,政客們呼籲建立一個 “歐洲版 ChatGPT”——至少在下一個重大事件出現之前是這樣。